□ 徐志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不断巩固,护航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鸠江区沈巷镇预防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三问”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芜湖市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南陵县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1亿元、增长5.7%,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地级市第57位,较上年提升2位,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
以特色化立法促发展保善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立法供给,在全国率先出台《芜湖市促进算力中心城市建设办法》,全力保障“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建设算力中心城市;出台《芜湖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富有成效、具有芜湖特色的经验做法上升到法治层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按照重点突出、先行先试的原则,以“小切口”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电动车安全管理、养犬管理等民生领域立法。《芜湖市快递管理办法》获评安徽省规章质量评审优秀项目,努力实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双提升。进一步拓展民主立法,扎实开展健全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改革,搭建立法线上+线下意见征集平台,772件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组织开展立法后评估,对立法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严格落实废止和失效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机制,2023年集中清理8件。
以制度化创新提升行政质效。不断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将重大行政决策“五步走”纳入政府议事规则,“重大行政决策全生命周期信息公开”专题上线政府信息公开。搭建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智库,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智库设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城市建设和治理、民生保障等7个专家委员会,在库专家802人。深入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新官不理旧账”和公共政策兑现不到位、办理渠道不畅通、协议履行不到位等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和企业投资信心的问题。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统一政策发布、兑现渠道,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协同、在线互动,搭建“惠企政策网上超市”,上线市县两级惠企政策1120项,其中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占比超七成,累计兑现资金32亿元,惠及企业近20万家。建立为企服务接待“专家会诊”机制,组建十大新兴产业法律服务团,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打造“畅聊早餐会”“企业服务联席会议”等品牌,累计开展“畅聊早餐会”109场、联席会议54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39件。2023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2.7亿元、增长26.1%。
以数字化平台赋能政务服务。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动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以期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建成安徽省首个“5G数字政务服务受理站”,实现455项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长三角政务地图”上线高频事项5.6万项,汇聚服务场所近4500个。实施“首席审批师”改革,上线运行“一站式审批平台”,办事时效优化提升84%。打造长江流域首个全航运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智慧化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受理108个航运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打造“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及时发现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政府诚信、社会诚信。创新建成“智慧督”平台,归集处理人民网留言、市民服务热线、政府门户网站、皖事通App、安徽政务服务网以及微信微博等渠道线索,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督办。
以精细化行政执法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出台《芜湖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以规章形式承接司法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合作联动专项行动试点。稳步推进镇街赋权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府院、府检议题联动机制,围绕两法衔接、企业合规整改等问题,进行深度沟通协作。打造“非现场执法”监管新模式,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在全国推广,“智慧卫监”入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举措。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两免一减一评估”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免罚清单4.0版,全市700余户市场主体受益于清单免受行政处罚,免罚金额1600余万元。推行说理式执法,建成安徽省首批“司机之家”,设立“法治微课堂”。探索实施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实现“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的全链条式闭环管理。在安徽省率先出台《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规定》,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
以系统化举措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出台芜湖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写入《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任务清单,通过年终述法、委员会会议述法、专题述法评议压实责任,并将干部履职情况纳入政绩考核。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组建全市法治督察员专家人才库,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等督察活动。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一份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证明,累计为企业提供各项信用贷款近百亿元,先后获得全国城市信用创新奖、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开展“惠企暖企、普法先行”主题普法宣传,举办“送法进企业”法治讲座410场次、普法宣传210场次。在安徽省率先实施“宣传一批群众需要的法律法规”“打造一批群众身边的学法阵地”等六大方面共20项具体举措,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作者系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画好护航企业发展最大同心圆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 保护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0.01%虚假训练文本可致有害内容增加11.2% 警惕人工智能“数据投毒”
国家安全部今天(5日)发布安全提示文章,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其中不乏虚假信息、虚构内容和偏见性观点,造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