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乱象须标本兼治_湾区律师网

智能电视乱象须标本兼治

2024-02-01 15:41:21  浏览:860  来源:法治网
□ 法治时评□ 马树娟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单位,召开治理电视“...

□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单位,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阶段性总结部署推进会,同时部署2024年治理工作重点任务。

曾经,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是很多家庭常见的休闲方式。但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随着智能电视的兴起,消费者观看电视的体验反倒不再友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套娃”收费,消费者打开电视后,发现收费的节目不仅越来越多,而且环环相套,这让消费者既困惑又苦恼;二是操作复杂,消费者想要找到想看的节目如同进入迷宫寻宝一般。这些问题不仅让很多老年人只能望电视兴叹,也让一些天天跟电子产品打交道的年轻人避而远之。

为治理智能电视乱象,从2023年8月起,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有关部门选取部分地区和单位启动了治理工作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从此次推进会披露的情况看,经过4个多月的合力推进,第一阶段工作成功实现了“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目标,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获得感、满意度。

不过,要防止此类问题反弹,还需要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为此,此次推进会在部署2024年治理工作重点任务时,特别将完善长效机制列入其中,具体内容包括制修订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系统化构建制度体系等。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正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强化日常监测和技术核查。由此可见,此番治理并非“一阵风”,而是要通过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管当下与管长远相结合。

电视大屏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对于消费者观看电视中出现的痛点问题,只有依托新兴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将专项治理取得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治理机制,才能推动智能电视运营各方形成良性合作机制,实现利益有效平衡,并最终有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对整个电视产业来说,只有让消费者看电视不再犯难,才能在大小屏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留住观众、赢得未来。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