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留坝县城干净整洁的街道上,58岁的居民向菊英拎着一袋鼓鼓囊囊的垃圾,来到不远处一座阳光房。
扫码、开门、放置垃圾,再扫码从阳光房墙壁上领取一个一模一样的垃圾回收袋,她熟练地完成这一串动作后,便关门离开。
这间大约10平方米的阳光房是一处可回收物自助投放点,靠墙部分挂着一排浅色的垃圾回收袋,地面上已整齐摆放了十多袋可回收垃圾。
工作人员正准备清运阳光房内的垃圾。新华社记者张斌 摄
“通过卖垃圾,我已经赚了好几百块了。”向菊英说,虽然钱不多,但却解决了“垃圾没处扔”的烦恼。
这个烦恼,也曾一度困扰着这个主打文旅产业的山区小县。留坝县森林覆盖率超过90%,生态环境良好,随着旅游消费升级,这里成了自驾游车主向往的目的地。然而,过去,因为投入不足,群众居住分散,一些生活垃圾被扔到河道或街边,既污染环境,又影响群众和游客的感受。
这是留坝县江口镇青岗坪村干净整洁的村道。新华社记者张斌 摄
怎样调动群众的主动性,让大伙儿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别再随手乱扔?留坝县住建部门想到了“卖”垃圾这个点子。
买主是一家总部在成都的环境科技公司,从2021年起,这家公司在留坝县投资兴建被当地人称为“阳光房”的自助可回收物投放点,负责全县可回收垃圾的收集转运及处理。
“阳光房接收玻璃、织物等14类可回收垃圾,住户只需分类放进阳光房即可。”运营方工作人员丁栋解释说,完成收运后,他们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称重、返现,垃圾兑换的收益直接打到群众账户中。根据与县上达成的协议,他们还顺便集中回收居民放置到阳光房的有害垃圾。
县住建局局长张海霞既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她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建有阳光房61个,注册会员2万余名,基本实现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分类服务全覆盖,她本人通过“卖”垃圾也收入了200多块钱。
这是留坝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新华社记者张斌 摄
“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填埋、焚烧成本,也使群众形成了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张海霞介绍说,对于餐厨垃圾等回收利用价值不大的垃圾,他们在县城和镇村设置了专门的垃圾箱和转运车辆,定时收集后运至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投放有去处、回收有激励。解决了垃圾难题,山区小县“颜值”更高。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留坝县累计接待游客达588.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3.4亿元。(记者刘书云、张斌)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4)》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4)》,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