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宇
□ 本报通讯员 张琪
2023年9月的一天,市民赵女士专程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感谢公安民警及时帮她找回走失的老父亲。赵女士在感谢信中动情地说:“老人走失的20多个小时里,民警多次主动与我们联系,积极联络查找……正是这些基层警察的忠于职守,让我们在烦乱焦急中得到很大的安慰和真切的帮助!”
在这个繁忙的都市中,人员失联的情况几乎每日都在发生。每起失联警情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悲欢。为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失联问题,2023年7月,辽宁省大连市公安机关率先成立东北首家失联人员查找中心,目前成功找回失联人员2972人,找回率超过99%。
“此前,失联警情多以辖区派出所处理为主,派出所遇到困难后再提请指挥中心调度其他警种协助,这样容易错过寻人的最佳时机。”指挥中心副主任李鑫表示。
以最快响应、最强手段、最优资源切实提升失联人员找回率,就是大连公安今年举全警之力推进的民生工程,失联人员查找中心着力要破解的难题。
指挥中心指挥二室指挥长连常福表示:“只要群众报警失联或接收协作要求,无论时间长短,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失联原因,无论人员国籍,均做到接警即查,全量全域查找,由以前的出警单元‘单打独斗’向多警种部门‘集群攻坚’转变。”
机制的不断优化理顺了失联求助警情从接警、派警、处警到资源支撑各个环节的职责,实现了各警种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深度协作。
2023年6月14日清晨,有群众拨打110报警,其家人拿着农药出门了,可能要轻生。人命关天,分秒必争。接警员按照问询标准,及时从家属处获得失联人员生活习惯等关键信息,大数据分析、视频查找、实地走访同步启动,精准判断出该失联人员极有可能在高新园区附近的一处山中。两级查找中心立即下发详细指令,点对点指挥附近派出所、巡特警搜山查找,警用无人机在空中密切配合,不到两小时就在密林中发现已经昏迷的失联人员,民警一路将其背到山下送医救治,终于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打开大连市公安局失联人员查找中心接警员邵凯的工作记录,每类失联警情的问询要素与处置流程都一一详列。“家人下落不明的每一秒,都牵动着亲属的心。如果说‘找得到’是失联人员查找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找得快’就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邵凯说。
“警察同志,老人到现在还没回家,请一定要帮帮我!”2023年11月7日20时许,赵先生的母亲与家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后,突然给亲戚打电话“交代后事”,之后便无法取得联系。
警情通过市县两级失联人员查找中心迅速流转,属地派出所民警在与家属谈话中,进一步了解到了老人近期说过的话等信息,相关特征线索立即向中心回传,各警种按照职能紧锣密鼓地开展分析查找,巡逻警力、社区警力联动群防群治力量,根据中心下发的线索开展“地毯式”搜寻。当晚21时40分,民警带领家属在路边成功找到老人,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失联警情就是与生命赛跑。大连市公安机关始终力求失联人员查找“再快一秒”。接警员在首次接报时抓住关键点、敏感点,全面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通过警务通手机点对点推送到处警民警手中;后台指挥与前方处置全过程互通信息,并及时向家属反馈工作开展情况;对涉及未成年人、老人、精神疾病患者或有自杀、自残、被侵害等异常情况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派相关警种共同开展工作。
指挥中心指挥一室指挥长孙成林说:“失联警情背后往往牵涉着复杂的因素,有的不愿与家人见面,有的老人经常性迷路,甚至有的涉及违法犯罪。‘找到人’只是工作的前半段,‘防得住’才能打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市公安机关将失联警情源头处置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易走失老年人发放防走失设备,定期实地走访或电话回访;对于精神疾病类以及家庭纠纷类失联警情,全量联动治安管理部门、属地派出所及街道社区“一人一档”开展后续预防工作;开发区分局成立“护航成长”民警公益组织,以中小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发动心理专家点对点入校教育疏导;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平安志愿者组织整体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协作通道,形成长效机制解决救助安置问题。
“最温暖的路,是回家的路,经过半年多的实战检验,失联人员的查找机制更加成熟,查找率切实得到了提升,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指挥中心主任文超表示。在他身后的指挥大厅里,一条条指令随着电波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滨城上空逐渐汇聚成希望之光,照亮失联人员的“回家路”,点亮失联家庭的“团圆灯”。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偷拍神器”伪装成日常用品在网上卖 专家建议强制要求摄像头芯片植入唯一编码
漫画/李晓军 调查动机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社交软件上,搜索“针孔摄像头”“隐藏摄像头”等词条,会被直接屏蔽...三部门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重点整治采购人偏袒本地企业等行为
核心阅读 2025年6月起,财政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三部门联合整治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偏袒本地企业、代理机构违规收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