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近日,公安部公布4起假冒国企央企实施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国企央企之名实施诈骗的手法,再次引发公众对假冒国企央企问题的关注。
从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来看,这些假国企假央企之所以能“畅行无阻”地实施诈骗,主要在于其通过伪造国企央企的公文印章、打着国企央企的旗号,提高了诈骗行为的迷惑性,从而让相关方信以为真,掉入陷阱。此类乱象不仅对国企央企的品牌形象、社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为了防治假国企假央企扰乱市场,近年来,国家已加快堵塞制度层面的漏洞。2021年3月施行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特别明确,企业名称冠以“中国”“中华”“中央”“全国”“国家”等字词,应当从严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这就有效防止了一些不法分子在企业名称上做文章,进而招摇撞骗。如果说制定此类制度旨在从前端堵漏,防止假冒国企央企增量的产生,那么公安机关的依法严厉打击、相关典型案例的发布,则旨在从后端发挥法律的惩戒震慑作用,让有类似企图的企业尽早收手,减少存量问题的发生。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法治经济。在对假冒国企央企乱象的治理上,只有控制增量与减少存量并重、建章立制与严厉惩治并举,才能让假国企无所遁形。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 保护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守护“平安中国”,公安机关这样干
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3.9万起、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推出60多项改革新措施……23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法润三晋 e法同行】三晋大地网络普法彰显“古今融合”新魅力
央广网太原7月23日消息(记者费权)“山西的网络普法,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温度’。” 不少参加活动的网信系统人员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