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陈杭)19日发布的《北京市检察机关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2021-2023年)》(下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共计8203件11625人。案件呈现数字经济新业态伴生犯罪增长态势明显、网络犯罪向民生领域侵蚀蔓延、匿名“洗钱”手段助推上游犯罪滋生、互联网企业数据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等特点。
白皮书显示,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金融新兴模式的迅速发展,衍生出虚假投资理财APP、虚假外汇交易平台、虚假期货投资平台等新型诈骗手段,披着“网络投资”的外衣行诈骗之实,严重损害民众财产安全。
同时,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犯罪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扩张趋势明显。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将目光聚集在教育培训、资格考试等领域,通过虚假宣传对特定需求人群实施诈骗。其中,在敬某、张某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中,被告人利用定制版“抢号软件”抢挂知名医院就诊号,恶意抢占医疗卫生公共资源,严重扰乱就医秩序,损害民生利益。两名被告人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一年。
白皮书还显示,网络犯罪的黑灰产业链形态复杂多元,上、中、下游链条盘根错节、快速迭代,助推网络犯罪手段多样化、引流精准化、行为隐蔽化。
北京市检察院表示,将提高对网络犯罪全链条打击的纵深度,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民众合法权益。聚焦网络领域高频问题,针对互联网重点领域、行业,依法压实网络平台经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数据处理者的主体责任。加强典型案例的培育和宣传,筑牢网络安全社会防线。(完)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法润三晋 e法同行】三晋大地网络普法彰显“古今融合”新魅力
央广网太原7月23日消息(记者费权)“山西的网络普法,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温度’。” 不少参加活动的网信系统人员深有...辱骂球员投掷水瓶扰乱大型赛事秩序 专家称对闹事观众也要采取“黄红牌”处罚措施
本报记者 张守坤 近日,在天津津门虎对阵成都蓉城的足球比赛中,有球迷辱骂球员韦世豪及其家人,引发争议。 天津市足协随后发布...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 保护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