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上,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中央网信办综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厅、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策划制作的网络素养提升系列短片《向阳启航 “护苗”在行动》正式发布,这表明我国在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面识别的镜子,使其了解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并掌握如何在其中求同存异,健康成长。
响应《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多元实践助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之行。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国家层面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视,旨在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本次系列短片的发布,旨在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短片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强化未成年人对网络素养内涵的理解,警示未成年人擦亮双眼、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短片深入浅出地描绘可能遭遇的网络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科学呈现各类隐患问题的结构图谱,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剖析深度,从源头处提高忧患意识。
优化传播方式,以青春语态传递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之声。当下未成年人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具备了先天的互联网思维和行为习惯,他们更愿意以平等化的方式沟通,以生活化的场景学习,以社交化的方式传播,以年轻化的话术交流。系列短片深刻洞察并且牢牢把握住这一群体规律,优化短片的内容风格,适应当下未成年人群体的使用习惯。短片运用的案例贴合未成年人群体的经历,更能增强共鸣。短片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真人拍摄+动画”方式制作,运用青春化的视觉符号,提升吸引力和传播力。此外,短片以对话形式讲述,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简化话语逻辑,丰富记忆点,增强互动,提升社交属性,进而增强传播力。
压实各方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方面要切实做好与儿童事业发展有关的各项工作。短片由多部门联合策划制作,体现主动回应时代需求和人民期待的社会职责,从网络素养促进、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短片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同制作,是落实《条例》中“坚持社会共治”的一次具体实践,充分运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策略,为新时代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来源:中国青年网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三部门印发意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等突出问题
本报讯 近日,司法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