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常煜
“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正是基于这样的服务理念,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司法局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双渠道”,积极搭建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着力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全覆盖,为中蒙俄三国企业和公民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北部,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自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实施以来,满洲里市涉外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日渐强烈。如何打造具有口岸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成了满洲里市司法局面临的一大考验。
23名江苏籍务工人员因俄方公司拒付劳务费而滞留满洲里,无法踏上回家之路。他们全都是在俄罗斯乌兰乌德某公司的工程项目上工作,但工期还未结束,却被俄方公司提前送回国内。俄方公司还以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各种理由拖欠工资。工人们一同来到满洲里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满洲里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明确该案为农民工讨薪案件后,为其开通了涉外案件绿色通道,及时予以受理。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兵分两路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进一步与农民工进行沟通交流,安抚焦虑情绪,对案件具体情况细化了解,从中找出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的证据点;另一方面通过涉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俄方公司多途径沟通,明确其可能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和利害关系。
最终,经法律援助中心交涉与处理,俄方公司和23名工人达成调解协议,将拖欠的工资全额支付。
这是众多涉外案件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近年来,该市涉外案件涉及对外投资、设备出口纠纷、对外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木材进出口纠纷、劳动损害赔偿等多个方面,满洲里市司法局先后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后贝加尔边疆区,蒙古国东方省、巴赫巴特尔省、肯特省律师协会、公证协会签署了法律服务合作协议,积极搭建起中蒙俄法律服务合作平台,建起了解决法律纠纷的“绿色通道”。
为汇聚三国法律智慧,凝结各方共识,该市承办了中国·满洲里“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交流会、“一带一路”涉俄律师法律服务高级研修班、中蒙法律服务座谈会等国际性法律交流活动,实现了中蒙俄三国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对接;与连云港、义乌、黑河、绥芬河、二连浩特、丹东、珲春等地缔结“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构建起常态化交流互访机制。
满洲里市建立了俄汉双语法律服务案例库,以代表性的法律服务案例引导中俄籍公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搭建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中俄双语律师培育基地等实体平台,成立初期,每年调解涉外案件百余件,并与多部门建立了“1+N”模式的涉外纠纷联席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全面参与的涉外调解格局。
机制不断创新设立的同时,涉外普法宣传更是不可或缺。该市组建了涉外普法讲师团、涉外法治宣传服务队、涉外纠纷调解员队伍、涉外法治乌兰牧骑轻骑兵4支队伍,形成合力,打造“双语法治宣传”“宪法边关行”“法治文化基层行 服务大局普法行”等边境特色普法品牌。
满洲里市司法局将继续丰富涉外法律服务方式、创新专业化服务机制、回应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让法治成为满洲里市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三部门印发意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等突出问题
本报讯 近日,司法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