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欢
□ 本报通讯员 杜翔 杨增福
10月18日10时许,湖北省咸宁监狱,厚重铁门缓缓打开,林强(化名)在民警伴随下走出。
这是林强入狱以来,第一次走出高墙。此时,他的刑期还剩下2年5个月。
林强是湖北监狱系统2020年以来首位离监探亲罪犯。高墙外,他的父母早已等候多时。
“自从得知他获准离监探亲的消息,我是吃不好睡不好,就盼着这天。”林母红着眼眶,动情地说。
将改造延伸到高墙之外,是亲情感化、人文关怀,更是促进罪犯积极改造的有力举措。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深入咸宁监狱,与林强一道走上离监探亲路,感受教育改造的法治温度。
聚焦主责主业
获得此次离监探亲机会,对林强而言殊为不易。
林强家住咸宁市嘉鱼县。2016年11月,18岁的林强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他当时还很年轻,性格比较冲动。”咸宁监狱一监区监区长付修介绍说,林强在服刑期间认罪悔罪、服管服教、学法守法,多次被评为监区改造积极分子等,获得减刑1次。2019年9月至今没有违纪行为。
今年9月,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启动罪犯离监探亲工作,咸宁监狱在全省率先响应。这是继2018年、2019年,该监狱第三次开展离监探亲。
“开展罪犯离监探亲,既是对监狱教育改造传统经验的延续,更是对教育改造主责主业的聚焦以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咸宁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熊浩希望借此次离监探亲,将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更人性化地挽救、教育罪犯,同时给其他罪犯传递正能量——只要好好积极改造,监狱、家庭、社会一定会认可他们。
得知消息后,林强兴奋得睡不着,第一时间提出申请,“想回去看看奶奶”。
林强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入狱前一年,爷爷离世,奶奶腰椎一直不好,今年7月刚做完手术。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牵挂。
我国监狱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在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开监狱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监狱可以根据情况准其离监探亲。
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咸宁监狱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更为严格标准,其中包括罪犯主观恶性不深、家庭和睦、遵纪守法,无社会负面影响等。
最终,经层层筛选,林强脱颖而出,成为咸宁监狱唯一获准离监探亲的罪犯。
10月18日9时40分许,熊浩与林强进行离监谈话,鼓励他更加积极彻底改造自己,努力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益之人。
确保绝对安全
离监探亲,安全是最大挑战。接受记者采访时,咸宁监狱上下对此高度重视。
“我们一致认为,离监探亲带来的正面效应要远高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咸宁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苏刚清晰记得,谈话时,林强眼中抑制不住的欣喜以及其他罪犯流露出的羡慕之情,“我们要把对罪犯教育改造有益的路径都运用起来,从而实现教育改造一个人,影响一大片”。
为确保离监探亲绝对安全,咸宁监狱在规范上下足功夫——
对内,从公布条件、人员选定、讨论公示,每道程序都依法依规进行,全程公开透明,并同步报请驻监监察室和监狱纪委监督实施。
对外,走访村委会、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全方位了解林强家庭情况,并在嘉鱼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协助下,辗转找到被害人家属,对方出具谅解书,同意其回家探亲。
离监谈话结束后,林强戴上电子手环,签署《离监探亲承诺书》,承诺离监期间绝对遵规守纪、绝对按要求报到报备、绝不参与无关活动、绝不进入公共场所、绝对按时回监;他的父母则签署《罪犯离监探亲保证书》,成为其离监探亲期间的监护人。
18日11时许,林强在监狱民警和父母陪同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他第一时间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到,司法所和村委会负责人向他及其家属再次宣讲离监探亲纪律。
与此同时,咸宁监狱指挥中心对林强的电子手环信号进行实时定位,24小时挂屏监控。“一旦他离开指定区域,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林强的管教民警刘佛贵说。
激发改造动力
红烧鱼块、排骨圆子、鱼圆子……家人们精心准备丰盛午餐,16道菜,都是林强爱吃的。
林强离监探亲,是一家人的大喜事。他远在上海的小叔也赶了回来。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观看林强参加队列会操、行为规范暨歌咏竞赛活动视频。
服刑期间,林强积极改造,他用在监狱里挣得的劳动报酬为奶奶买了棉袄和鞋子,并为老人试衣、梳头。
离监时,林强带了一本《弟子规》。
讲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他为自己曾经的冲动莽撞向父母道歉。“刚入狱时他才18岁,整个人懵懵懂懂,在民警教育帮助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懂事的男子汉。”母亲欣慰不已。
在爷爷坟前,林强暗暗发誓:好好接受改造,早日回归社会,担起家庭重任。
近年来,咸宁监狱积极开展“心泉山乡行”“书香文化进高墙”、亲情帮教以及罪犯队列会操、行为规范暨歌咏竞赛等活动,广泛动员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参与,有效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效。
10月19日15时,一天团聚结束,林强在父母陪伴下,按时返回监狱。临别前,母亲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对未来,一家人满怀期待。
咸宁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李新观察发现,当年离监探亲的两名罪犯,回监后更加积极改造,现已顺利回归社会,开启崭新人生。
据悉,湖北监狱系统将不断固化、完善离监探亲程序,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离监探亲活动。
“用好用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通过探亲一人,教育一群,带动一片,鼓励罪犯积极改造,落脚点是更好地促进监狱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熊亚平说。(法治日报)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辱骂球员投掷水瓶扰乱大型赛事秩序 专家称对闹事观众也要采取“黄红牌”处罚措施
本报记者 张守坤 近日,在天津津门虎对阵成都蓉城的足球比赛中,有球迷辱骂球员韦世豪及其家人,引发争议。 天津市足协随后发布...翻炒医保旧谣 谎报地震预警 伪造警情通报 网信、公安严打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
7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等领域,假冒权威、凭空捏造,使用AI合成不实图片和视频,误导公众认知,污染网络...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种专项整治 上半年累计核查种子19万件
本报讯 记者刘欣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按照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主要电商平台,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