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11月8日电(韦佳秀 刘莹 王隽航罗刚)广西司法厅8日介绍,近年来,广西司法行政系统不断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壮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方式,建构面向东盟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涉外法律服务体系,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广西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2021年12月,经广西司法厅统筹组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满足中国(广西)自贸区三个片区8.2万家企业及广大民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据介绍,2022年3月,一家马来西亚的公司向中国(广西)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该公司与青岛一家公司因一批总金额为37557.52美元的大型冷冻机发生买卖纠纷,该中心迅速派出涉外律师进行调解。通过便捷、高效的法律调解服务,该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纠纷得到圆满解决,有效维护了双方权益。
图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广西司法厅供图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以及RCEP实施生效,广西涉外法律服务人员在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方面面临更多挑战。为强化中国—东盟商事调解工作,搭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涉外法治交流合作平台,2022年12月,广西司法厅组织广西律师协会、广西公证协会、广西仲裁协会,设立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
据介绍,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是中国首家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主管的国际民商事调解机构,为国内外市场主体提供贸易、投资、并购、金融、证券、保险、知识产权、房地产、建筑工程以及其他商事、海事等领域的争议调解服务。
截至今年9月,中国(广西)自贸区南宁、钦州、崇左三个片区共有267家律师事务所与164家商(协)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为自贸区企业累计完成2018件商事调解服务。
同时,广西司法厅还指导广西律师事务所在6个东盟国家设立9家境外分支机构,打造广西东盟法商促进会等专业机构,以“商务+法务”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推动律师“走出去”,助力企业开拓东盟市场。
在涉外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业务方面,广西形成涉外公共法律服务链。在涉外仲裁业务方面,南宁仲裁委员会聘任26名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法律人士作为仲裁员,大力开展涉外国际仲裁业务;北海仲裁委员会率先在新加坡、越南设立联络处,与泰国仲裁协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此外,为提高服务共建“一带一路”、RCEP高质量实施、中国(广西)自贸区建设质效,广西司法厅多次走访相关单位,收集了解法律服务需求,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多语种公共法律服务手册》编制工作。同时指导东博公证处、桂南公证处、北部湾公证处等8家公证处与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积极推进涉外公证业务。
2020年11月,东博公证处开通“零接触”视频办证业务,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办理电子签名公证。目前,该公证处服务群体辐射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阿联酋、越南、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广大海外桂籍华人办理各类事务性委托、声明提供便利。2022年起至2023年10月,该公证处共为当事人办理近200件“零接触”公证。
自2020年以来,广西共办理涉外公证事项35416件,涉外法律援助案件596件,涉外司法鉴定案件497件。(完)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辱骂球员投掷水瓶扰乱大型赛事秩序 专家称对闹事观众也要采取“黄红牌”处罚措施
本报记者 张守坤 近日,在天津津门虎对阵成都蓉城的足球比赛中,有球迷辱骂球员韦世豪及其家人,引发争议。 天津市足协随后发布...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种专项整治 上半年累计核查种子19万件
本报讯 记者刘欣 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按照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主要电商平台,扎实...翻炒医保旧谣 谎报地震预警 伪造警情通报 网信、公安严打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
7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等领域,假冒权威、凭空捏造,使用AI合成不实图片和视频,误导公众认知,污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