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指引”引导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加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_湾区律师网

上海出台“指引”引导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加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

2023-10-27 10:02:12  浏览:904  来源:光明网
  中新网上海10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6日获悉,在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上海...

  中新网上海10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6日获悉,在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并印发《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下称:“指引”),以引导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加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维护汽车销售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据悉,个人信息包括车主、购车人、驾驶人、乘车人、行人等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推断识别汽车消费者个人身份、描述个人行为等各种信息。根据“指引”,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收集、处理,损害公共利益和消费者个人的合法权益。

  “指引”规定,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方式应当合法、合理:通过书面形式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应当以醒目的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明示具体规则,并征得消费者的书面同意;通过APP等线上渠道使用格式条款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授权的,应当在消费者首次使用时主动弹窗提示消费者个人阅读隐私政策,并征得消费者个人的明确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同意隐私政策或仅提供同意选项。

  据悉,收集个人信息应当与汽车消费咨询、试乘试驾、订购、使用、车险、金融和售后服务等消费场景密切相关,不得超出法律法规和服务所必需的范围。“指引”指出,消费者个人不同意的,不得因此拒绝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

  根据“指引”,收集、使用消费者生物识别特征、行踪轨迹、征信记录等个人敏感信息的,应当同步告知消费者收集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并取得消费者的单独同意。实际收集的个人信息要与声明规则保持一致,不得超出授权范围。

  “指引”指出,未经消费者个人同意或行车安全需要,不得对车辆行踪轨迹、导航记录、驾驶记录、道路状况、浏览历史等信息进行个人特征分析评估或自动决策;不得以电话、短信、弹窗等方式实施商业推销或索取权限申请,干扰正常使用。

  据悉,今后,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或消费者个人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交第三方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

  此外,“指引”提出,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加密、匿名化、去标识化等技术和其他安全措施,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滥用和丢失;应当对收集的个人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合理限定个人信息访问、处理、传输等权限,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为个人信息保护的负责人。

  “指引”还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强制、诱导消费者关注经营者微信公众号、注册会员、索取非必要的个人信息和权限。据悉,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将不定期对汽车销售服务合规情况开展暗访抽查和社会监督。(完)

[ 责编:陈畅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