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聚焦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7月29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科研处联合主办的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七版)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法学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国内外高校以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共计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刑事诉讼法》(第七版)由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光中先生主编,英文版由Wells出版社出版。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光中,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先后致辞,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熊秋红主持。
图为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七版)英文版新书发布会现场。
马怀德对陈光中先生七十余年的教学成就表示肯定,高度评价《刑事诉讼法》(第七版)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该书系统诠释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在立足刑事诉讼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开展域外制度的比较考察。本次英文版的翻译严谨翔实,是将中国刑事诉讼法宣介到域外最为全面、最为权威、最为详细的教材译著。此次教材译著是中国政法大学重视教材编写和涉外法治宣传的表现。
陈光中感谢了各位嘉宾能够拨冗参会,并主要对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七版)英文版的出版目的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该书英文版的发布是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和司法制度。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与外国的刑事诉讼制度相比既有共性,也有本国特色。通过翻译该教材可以系统介绍中国刑事司法经验的发展和积累,达到与域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他介绍,《刑事诉讼法》(第七版)教材的翻译工作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宇冠牵头的翻译团队完成。为保证翻译质量和用语的统一,还特邀多伦多大学教授司图尔特对该教科书内容进行审校。
敬大力高度肯定了陈光中教授在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指出,《刑事诉讼法》(第七版)是一部综合性、系统性兼具的研究性教科书。该书全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体系、基本理论以及制度程序,是各大高校、学者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必备书目之一。通过翻译《刑事诉讼法》(第七版),将中国的刑事诉讼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对外传播,其意义重大。
图为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光中先生。
马建钧指出,该书翻译集我国多位刑事诉讼法学者之力,堪称刑事诉讼法学的经典之作,《刑事诉讼法》(第七版)正是这样一本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阐释中国理论的优秀作品,该书的翻译出版充分展示了我国法学界和法律人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也必将会进一步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智识保障,打开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会的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为发言环节,第二单元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汪海燕主持。杨宇冠、司图尔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贵方、北京大学教授陈永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郭志媛、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施鹏鹏分别发言。杨宇冠回顾了该书的翻译背景,详细介绍了翻译工作以及翻译人员,并重点说明了该书的内容。发言人高度赞扬了陈光中先生的学术成就,肯定了该书翻译工作对于宣介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价值以及该教材翻译所具有的对外传播意义;高度评价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学术观点以及实践意义,解读了该书的翻译出版有利于国外对中国刑事诉讼法治进步的了解,反映了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建设的成就;该书的英文翻译为国外学者了解中国刑事诉讼法治进步提供了重要渠道。
第三单元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栗峥主持,中国法学会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彭伶、清华大学教授张建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卫跃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胡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晓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烁分别发言。发言人回顾了陈光中先生为中国法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学术历程,阐述了该书对于传播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成就的重要价值;高度肯定了该书作为刑事诉讼法学经典教材的重要代表性,反映了刑事诉讼法治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陈光中先生的重要学术成就,同时指出该书的翻译出版具有向世界各国宣介中国司法改革进步的价值;肯定了该书的翻译在对外交流方面的重大意义,强调该书为宣传中国刑事诉讼法在人权保障上的进步提供了渠道;该书的翻译出版有助于促进中外法律制度的交流。
陈光中在总结发言时对该书翻译工作及其意义作了总结回顾,提出了在对外交流中我国学者应当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充分宣介我国法治进步成果,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治的比较互鉴,提升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影响力。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商铺摄像头为何总自动转向港口 国安部曝光境外间谍最新窃密手段
从清晨醒来手机收到的一条天气提醒,到开启旅途的一份行程规划,到工作中依赖网络开展的业务往来,再到闲暇时畅游网络世界的娱乐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