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今年1月,江苏省宿迁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犯罪嫌疑人张某等组织生产假冒某品牌光模块对外销售,涉案金额达5亿余元。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8处,缴获假冒某品牌光模块成品4万余件,有力维护了受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大幅降低了国内外市场上假冒产品对正品的冲击,依法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该案是7月31日召开的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发布的公安机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中的一起。这批典型案例还包括安徽合肥“6·20”职务侵占案、安徽宿州“8·26”假冒注册商标案、山东“网络水军”团伙操纵系列“大V”账号敲诈勒索案等。
2022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机关根据企业走访座谈中获悉的线索深挖扩线,成功破获一起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内部多名员工合谋实施的职务侵占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2亿余元。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有力震慑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助力企业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2022年9月,安徽省宿州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假冒电器产品注册商标案。犯罪嫌疑人郑某浩等人将无标电器产品加贴多个民营企业知名品牌商标标识销售,涉案金额1.1亿余元。公安机关共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现场查扣假冒品牌电器6万余件,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10月,山东省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网络水军”团伙敲诈勒索案。犯罪嫌疑人娄某等通过网上负面报道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等途径搜集素材,串联组织多个“网络大V”在社交平台集中发帖炒作,形成负面热搜,迫使涉事企业签订所谓“宣传推广合同协议”,借机对10余家企事业单位敲诈勒索非法敛财。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涉案账号27个、账号粉丝数共计1094万,着力打造良好的“网上营商环境”。
除上述4起打击侵害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犯罪案件外,河南栾川助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也入选了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公安机关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旅游民宿管理办法,明确准入标准,施行利企措施。今年以来,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发放特种行业许可证新纳管民宿502家,累计纳管865家,并全部免费加装“智慧民宿入住”系统,为经营者节约成本350万元,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能动司法助力民企健康发展
下一篇:让依法行政成千年古城更显著特质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任梦岩俞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商品遇到质量...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为集中体现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