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东明
本报实习生 张若琂
站在银行柜台前,执行法官眼睁睁地看着3000万元即将汇划成功的执行款“不翼而飞”。
究竟是谁在幕后操作,又有谁该为此事担责呢?近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声像和电子数据研究室高级工程师李岩向《法治日报》记者讲述了这起他多年前办理的鉴定案件。
2015年初,山东某食品有限公司向某典当行借款2800万元,因逾期未还,典当行将食品公司告上法庭。当年11月,法院出具民事调解协议书,约定食品公司需在2016年4月前分期还清典当行的借款,但此后,食品公司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无奈之下,典当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调查后发现,食品公司的开户行是某银行济南支行,2016年7月12日将有一笔3000万元的款项入账,执行法官遂来到该支行现场办理执行手续,经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现场查询,食品公司账户确实如期入账了3000万元,实时余额3000.03万元。
法院要求银行将上述款项冻结并汇划至法院账户,工作人员随后着手办理。但这时候问题出现了,柜台工作人员在办理资金汇划过程中,忽然告知执行法官,食品公司账户中的存款已经被转走了。
被冻结的3000万元怎么突然被转走了呢?法院以银行配合不力为由,裁定某银行济南支行应在未追回涉案款项前,以自己的财产向典当行承担2800万元的赔偿责任。银行方面当然不认可,并提起上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权威的证据,还是要靠司法鉴定。该案在经历一番周折后,2017年10月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司鉴院,对争议焦点作出鉴定。李岩接手了这一案件。
“法院委托我们鉴定两个争议焦点,一是银行是否实际冻结了相关款项,二是食品公司账户内的冻结款项被转走是否存在银行故意‘放水’的嫌疑。”李岩说。
李岩是在2012年拿到鉴定资格证的,多年的实践让他掌握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也经历过许多难办的案件,但回忆起该案,李岩说:“这是从业以来接触过的最复杂的一个系统。”
当初正是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性,声像和电子数据研究室派出了包括李岩在内的4名鉴定人,而通常情况下,一个案件只需要安排2个鉴定人即可。
“声像和电子数据研究室的工程师都要和计算机打交道,每次鉴定都会遇到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而这次面对的银行系统尤为复杂。”李岩说,一是因为银行为了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资金的安全性,把自身系统设计得非常精密复杂,多个子系统之间彼此独立又环环相扣,往往只有系统开发人员和底层运维人员才能解释清楚其中原理。二是银行系统储存了海量信息,要在如此庞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当天有用的数据,可谓大海捞针。
而此案的特殊之处还在于,法院并没有提供现成检材,需要李岩等人到银行总部去提取,再拿回到上海的实验室做鉴定。
在最初调取数据时就遇到了麻烦。“按照银行规定,我们不能直接接触银行系统,只能在旁边监督指导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导出所需的数据,后来发现数据并没调取齐全。”李岩说。
当天他们在银行总部一直待到了晚上,拿到银行柜面报文和数据仓库回到上海分析后才发现,这些数据根本不够,涉案款项被转走还涉及网银的操作,只能再一次赶到银行总部,调取当天的核心交易日志、网银转账日志和冻结登记簿。
等调齐数据开始做鉴定时,李岩又遇到了难题。银行系统多是加密数据,对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后,他发现在自己原本认为最熟悉的领域,竟成了门外汉。
此外,虽然他只调取了银行7月12日当天的数据,但整体数据非常庞大。“不同用户当天的交易流水情况都在里面,干扰很多,分析相当困难。”李岩说。
除了数据庞大外,银行还把数据放在不同系统内。“应该是为了保密,比如一个账户的柜面交易、网银交易等明细,是存在不同表格里的,这些表格又在不同系统里,账户、人员都是以特定代码表示的,光整理这些表格就花费了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李岩等人分析得出,银行在针对食品公司账户的操作中存在“操作异常,冻结失败”的关键信息。
李岩最终确认,银行未能成功冻结食品公司的执行款项,柜员第一次操作冻结时少填了关键信息而被驳回,第二次操作才冻结成功,而涉案款项正是在这两次操作之间通过网银转走。
在这之后,李岩又遇到过很多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也接触过很多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但他还是会常常回忆起此案的每个细节,“做的时候是很难,但是完成后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常常以此鼓励自己,激励自己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天天对着电脑,不觉得自己像个程序员吗?”记者问。
“相比程序员,我们的工作责任更加重大。而且我也不觉得乏味,热爱工作才能热爱生活。”李岩说。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法润三晋 e法同行】创意集市上,山西这“Young”普法!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 刁慈)“我们这个活动主要通过趣味性游戏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法律常识,比如不做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商铺摄像头为何总自动转向港口 国安部曝光境外间谍最新窃密手段
从清晨醒来手机收到的一条天气提醒,到开启旅途的一份行程规划,到工作中依赖网络开展的业务往来,再到闲暇时畅游网络世界的娱乐放松…...免费学前教育时代即将来临 代表专家建言:认真落实学前教育法确保免费不降质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提高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与行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