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王传祝
特点鲜明的沂蒙大地上,什么是优化社会治理、高效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最佳方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因地制宜的最好选择。”山东省临沂市委书记任刚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是群众性,这和以依靠群众为核心内容的‘枫桥经验’有着天然共鸣,我们把群众作为治理的主体而不是对象,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当“枫桥经验”融进“沂蒙精神”,群众成为解决社会治理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原动力,打造出了市域社会治理“临沂样本”。2022年,以群众为主体的市域社会治理“临沂样本”交出亮眼“答卷”,全市市县乡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累计受理诉求纠纷10.4万件,化解率达97.38%,全市万人诉讼率下降9.3%。
确保合理诉求一办到底
“一次反映、一次办好、一拨就灵”是临沂市委、市政府给“12345·临沂首发”平台设置的目标。
平台整合电话端、微信端、网站端等25条群众诉求渠道,实现151项政务服务在线办理。市民拨打“12345”后,市级统一受理各级分工办理,做到“一号受理、一单通达、一端通办”。
目标设定后,有没有实现要由群众来评判。
今年3月初,市民孙先生反映跟随包工头在一所学校承揽地坪漆工程后,因学校未支付给包工头费用,导致20万元工程款被拖欠,要求相关部门落实尽快支付。“12345”热线督办人员会同教体局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协调学校与工程承包方通过见面协商现场解决。目前,学校已支付全部工程款。“没想到几天就帮我解决了,热线是真心实意给咱老百姓办事!”孙先生说。
热线督办只是“12345·临沂首发”平台最“轻”的督办方式。针对办理质量差、群众重复反映、督办后效果仍不理想的问题,平台梯次建立“热线督办、媒体督办、政务督办、人大政协督办、纪委督办”五级督办体系,形成了行政、舆论、民主、纪检监督合力,通过“硬核式”公开倒逼确保合理诉求一办到底。2022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督办18万件次,其中纪委监委曝光典型案例65期、问责99人。
“公开是倒逼各部门解决群众诉求的最强力量,也是赢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支持的最好途径。”临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世波这样认为。
据了解,“12345·临沂首发”平台深化“24小时受理、3分钟转办、100%回访、全流程质检”闭环管理机制,根据诉求紧急程度分别于一、三、五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理回复,实现诉求“实时交办、限时办结、即时回复”全链条办理。2022年,平台电话接通率达99%,在线即时答复率为64%,诉求按时办理率达99.8%。
凝聚合力筑牢治理根基
在平邑县铜石镇,57岁的井志友曾是“老上访户”,36次到市级及以上信访部门反映多个诉求。
为彻底化解井志友信访问题,2021年,铜石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对其诉求逐条提出解决落实意见。通过努力,井志友反映问题的合理部分依法得到妥善解决,不合理部分由专班从法律、政策上作了充分解释。考虑其女儿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生活困难,专班协调医院为其女儿免费治疗并办理困难家庭救助,彻底打开了井志友的心结。
“党委、政府为我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这些年我走了弯路,现在想为大家做点事。”心顺气顺事解的井志友之后成为一名专职调解员,帮助群众化解矛盾,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解其他上访人。2021年以来,井志友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多起,化解3年以上信访积案3起。
从“老上访户”到优秀调解员,井志友的转变是临沂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很多矛盾双方和上访户是为了争口气,把堵心的事解了,让心气儿顺了,群众自然支持我们。”王世波说。
为让更多群众心顺气顺事解,临沂市成立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组织格局。全面推进市县乡“一站式”调解中心建设,并通过隐患排查、支撑保障、考核奖惩、宣传引导等五项机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
此外,利用网格提早发现、化解矛盾,也成为临沂市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先手棋”。兰山区赵岔河社区组建由平安管家、网格长、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构成的“五级调解联盟”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社区连续3年无治安案件、无诉讼问题,2022年以来常住居民无一条“12345”投诉。
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内乡贤、志愿者等群众力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11.2万余起,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底座”。
关口前移化解矛盾纠纷
兰山区是临沂市中心城区,各类居住小区1250个,约占全市小区总数的32%。近年来,兰山区来自房地产领域的各类纠纷投诉不断增加,占全区“12345”投诉总数的30%。
动真格出实招,才能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及时化解房地产及物业领域矛盾纠纷,兰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联合区人民法院、司法局、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了房地产领域纠纷诉调对接中心,着力解决房地产及物业领域出现的大量涉访投诉问题。2021年以来,诉调对接中心诉讼程序收案3838件,结案率达99%,服判息诉率为93%。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矛盾纠纷,临沂市“对症下药”,通过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等做法,加强诉源治理,让调解“关口”前移。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医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领域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构建起了以县区调解中心为统领,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为主导,村居(社区)调解平台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加强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党群齐心协力、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临沂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动,及时化解发展中出现的矛盾纠纷。2019年以来,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8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2.7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9%。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广西壮族自治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荣茂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30日通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荣茂涉嫌严重违...检察机关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强化欠薪治理 确保劳动者胜诉“纸上权益”及时兑现
本报记者 董凡超 治理欠薪,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积极参与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