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近日,第24届青洽会“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西宁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会议强调,信用是宝贵的无形资产,高效的监管机制、先进的服务模式、和谐的共治格局。要坚持党对信用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法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要综合运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手段,推动经营主体更加守信重信;要进一步拓展信用领域制度型开放,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进一步健全信用规则,打造“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信用共治格局;要持续强化信用赋能,奋力开创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青海省副省长王海红出席并致辞。
论坛上,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党校、西宁市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围绕“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信用赋能”“共建共享信用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数字时代与信用赋能”等三大主题进行分享。论坛上,企业信用同盟宣告成立,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正式发布。
企业信用同盟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决策部署,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具体实践,彰显了我国信用建设优势,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探索。同盟由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组织推动,京东方等11家企业发起成立的全国性企业信用自律组织,将秉承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自愿加入、协同共治的原则,发挥政企连接、信用服务、示范引领、共治共享、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作用,成为助力内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平台。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代码中心首次发布。2022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58.36点,同比上升24.14点。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基点为100点。2014年至2022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由2014年的100点,波动上升到2022年的158.36点,创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2018年和2020年出现两次小幅下降,总体呈现“小幅波动、稳中上升”的发展态势。纵观中国企业信用指数9年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受到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和冲击,中国企业信用水平小幅波动,但总体持续上升,市场秩序稳中向好,企业经营活力持续恢复,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愿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了解,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可以实现全国企业信用水平的指数化呈现,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宏观数据支持;提供多维度的信用分析和管理方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重要抓手,为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刘硕、刘梓漪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