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林楠特
为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强调不得利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引发广泛关注。
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经历,在菜市场购买的看起来十分新鲜的瓜果蔬菜及肉类,回到家后发现并不新鲜,这很可能是受到了“生鲜灯”照明的影响。相比自然光照,销售摊位上的“生鲜灯”会使果蔬和鲜肉色泽更加鲜亮饱满,也更让人有购买欲。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利用“生鲜灯”为瑕疵农产品遮丑,由此导致的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生鲜农产品非同一般商品,其保质期相对短,对食品质量安全有着更高要求。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对于使用“生鲜灯”引发的纠纷,目前执法部门检查的重点主要是食品来源、检验检疫合格证等与质量相关的事项,而非使用灯具本身。此次《办法》在进一步强化销售者食品安全责任的同时,明确指出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这不仅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有力的执法依据,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销售行为,拒绝过度“美颜”,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食品安全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既需要最严密的法律规范,也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期待各地以《办法》出台为契机,不断加强监管执法,增强普法宣传力度,合理引导经营者提高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让农产品销售露“真颜”,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刘硕、刘梓漪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