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看到苍工路上的“上水井盖”已经修复完整,上海市奉贤区市民曹先生再次拍下照片上传到“拍贤城·美奉贤”小程序,只是此时他将照片提交到“表扬类”而非“问题发现类”,由发现城市管理症结的“啄木鸟”转变为记录城市之美的“百灵鸟”。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从奉贤区城运中心获悉,自“拍贤城·美奉贤”小程序上线以来,全区各街镇及主要委办局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实现全覆盖。115万奉贤市民化身“百灵鸟”和“啄木鸟”,通过不同政务平台进入小程序,随时随地上传身边发现的问题、提出城市建设管理的建议,并由城运中心平台流转至相关责任部门解决、落实,督促当天发现上报问题,当天解决隐患。
“‘随手拍’小程序从无到有为市民快捷上报身边的城市问题提供了官方途径,还进一步鼓励市民发现和拍摄奉贤的城市和治理之美,吸引大量市民迈出热心公共事务的第一步,以此促进政民关系从‘不满意找政府’向‘满意也找政府’转变。”奉贤区城运中心主任朱卫芳说。
据了解,“拍贤城·美奉贤”小程序以“简单、管用”为原则,市民只需关注区内政务微信公众号,轻点“我来拍”,即可通过拍照、语音、文字录入等形式,按照问题发现类、意见建议类、表扬类三类,上报身边的社会治理问题。
在此基础上,奉贤区进一步创新引入“小激励”,对积极上传身边城市问题的热心市民,给予微信小额红包奖励,并集中进行宣传推广。此外,市民每一次拍摄行为也都得以记录,每一次善举也从“默默无闻做好事”到“记录留痕被认可”。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活动的深入,未来可能会探索更多的激励形势,比如给热心市民分配“市民积分”等,以此形成市民的“热心账本”。
小程序自2021年正式上线以来,共计获报各类案件192891件,立案流转186684件,立案率96.78%,结案186121件,结案率99.70%,市民满意率94.68%,共奖励461248元。
“我们通过技术赋能,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共享,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城市管理人人参与,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朱卫芳说,“随手拍”做到了让市民讲述“奉贤美、奉贤强”的新时代好故事,是积极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的务实之举。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