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近日,全国首份外卖平台企业全网集体合同在上海签订,共覆盖全国1.1万个配送站点、超过300万名外卖骑手。集体合同就外卖骑手群体最为关注的劳动报酬、劳动保护、保险福利问题作出充分回应。
近年来,伴随我国外卖行业高速发展,外卖骑手队伍也迅速壮大。这些骑手穿梭于大街小巷,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由于很多骑手并没有同外卖平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一直颇为外界关注。
其实,外卖骑手所面临的劳动权益保障困境,也是整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在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尚无法全面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情况下,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补齐这一群体的权益保护短板,就显得尤为关键。事实上,集体协商的过程,就是平台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共同寻找利益均衡点的过程。在双方通过协商找到“最大公约数”后,也有利于集体合同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此前一些地方快递业、货运业就通过签订集体合同,有力保障了相关群体的劳动权益。这些探索实践也为此次全网集体合同的签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从媒体报道看,在劳动报酬方面,此次集体合同明确外卖骑手的基础配送费标准除与当地消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外,还同配送距离、天气状况、路线难易等因素相关。在劳动保护方面,集体合同明确提出“算法取中”,合理设置送餐员配送时间,加大智能头盔投放力度等条款。这对于切实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避免外卖骑手困在平台算法系统里均具有积极意义。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新业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他们能否在从业过程中吃上“定心丸”,直接关系外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签订集体合同,有效弥补现行法律法规的不足,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撑好权益保护伞,就是在为推动新业态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积蓄最坚实的力量。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只进一扇门 消解所有气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