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赵文君)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市面上常见的养老辅助器具及适老化产品,开展质量评价与消费监督,主要针对市场上宣传力度较大的电动轮椅、爬楼机等9个养老辅具品类开展了测评。根据实际测评以及老年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整理出养老辅具产品选购要点。
测评针对移位机、电动轮椅、爬楼机、助行车、坐便助立器、移动马桶、马桶扶手、洗澡椅、翻身器9个养老辅具品类,按照不同价格区间随机抽取了50款产品,测评维度包括安全性、易用性、舒适性、情感性以及综合性价比等全方位的衡量。
养老辅具并不是越贵越好,产品的功能点也并非“越多越好”,更不要盲目轻信进口、代购产品就是唯一选择。从产品的实测结果而言,有些价格较低的产品,反而在细节设计和功能设定上比价格昂贵的产品适老化水平更高。在选购时,最好能根据家中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低价格依然可以买到集实用、安全、易学、舒适于一体的产品。
个别产品功能“鸡肋”,实用性差,可替代性强。有些养老辅具为贪图价格上的追高,会添加一些老年人根本用不到的“花哨”功能,如影音娱乐、蓝牙功能等,同时这类功能按钮还会出现在主操控区,复杂的界面设计不仅影响产品的正常操作,还会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隐患。另外,有些产品的实用性较差,容易致使老年消费者产生生理不适感,如背抱式移位机、吊式移位机等;有些产品由于自身体积较大,需要占用更多的使用空间,小户型家庭并不适合使用,如移位机、爬楼机等;还有些产品可替代性强,只需简单的辅具或人力辅助即可完成需求,如翻身器、移位机等。建议消费者考虑实际需求,可先去线下门店现场体验后再决定是否选购。
个别产品使用说明不全,安全警示不完善。由于设计简单,产品实物并未附带相应的使用说明书,需要消费者通过购物网站的商品详情页“自行领会”使用方法,令人无奈。此外,有些产品在使用说明中未注明或强调使用禁忌及适用人群的身体情况等,如消费者不慎操作错误,容易造成老人身体损伤,如翻身器等。
养老辅具的实用性和价格并不能“画等号”,不少养老辅具的产品标价与质量不相符,货不对板、价格虚高、标价混乱比比皆是。一些普通的塑料制品售价居然高达几百元甚至千元,或者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购物平台却价格差异巨大。例如,在此次随机抽取购买测评样机的过程中,通过在某电商平台“久蒙家装建材专营店”选购的一台标价为5878.6元的洗澡椅,实际到货的是只有百元品质的普通产品,可见价格乱象严重,即使消费者使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权利,商品是否完好、包装是否齐全、运费承担等问题也会使退货困难重重。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