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6日讯 记者张晨 7月6日,围绕“治罪与治理并重 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第31期案例大讲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并讲话。
据悉,“案例大讲坛”是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深化案例工作改革,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至今已举办30期。本期大讲坛选取了4件体现人民法院依法能动履职,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会商。
大讲坛上,4件案件的主审法官孙芳芳、李斌、陈清霞、程娴斐介绍了案件情况,全国人大代表阎建国、全国政协委员范树奎以及专家学者王轶、陈卫东、黎宏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法、公安部以及第三方管委会牵头单位财政部、国资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结合工作职能介绍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并谈了下一步考虑。大家围绕进一步做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认真开展研讨,现场气氛融洽而热烈。
“这次大讲坛是抓实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会,也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的政策解读课,还是以司法实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的思想交流盛宴。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刚才,中央国家机关的同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们都结合调研、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我与大家一样都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围绕研讨主题,结合大家在发言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张军对人民法院进一步做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提出3点要求——
深刻理解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重大意义。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事关党执政根基的政治问题,“必须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实践中,人民法院要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对于中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的情况,“依法允许其继续起舞,但要戴着‘枷锁’”,把对企业的末端处理与前端治理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以能动司法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企业因经营涉案的诉源治理,是研讨的深层目的”。只有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才能跳出“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的误区。人民法院在与检察机关携手做好刑事合规之余,还要积极将企业合规的边界延展到民商事、行政、执行等领域,同时积极通过制发司法建议等方式,推动企业合规从个案合规到行业合规。
凝聚共识做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政治优势,形成各方共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工作合力。充分运用第三方合规监督评估机制,共同促进企业践行合规承诺,当好企业的“老娘舅”。总结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合规改革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阐明道理、法理。加强与立法机关、学界及有关方面的良性互动,以案例为切入点,共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与困难。
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主持大讲坛。最高检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志杰、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出席并致辞。最高法院机关、全国工商联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国家法官学院教师代表,最高法法律实习生代表参加。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努力让全社会正气充盈邪不可干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