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法院顺应信息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智慧”。中越边界省份法院研讨会6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研讨会上,中越双方就信息技术在司法机关中的发展及相关司法合作展开专题研讨。
在线诉讼服务全天候
如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第一巡回法庭庭长杨万明介绍,中国法院建成支持各级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体系,并在全国范围普及应用,全面重塑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和审判执行工作模式。
“我们构建形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中国法院在诉前,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022年平均每分钟75件纠纷诉前在线化解。在诉中,做到在线诉讼服务全天候。以往当事人完成一件诉讼需要往返法院约6次减少到只需1至两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杨万明说。
记者注意到,在推进审判工作全流程智能化建设方面,中国法院推行电子卷宗随案的网上办案、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研发各类智能化辅助系统。实践表明,通过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可有效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30%以上,提高庭审效率20%以上。
近年来越南在电子法院建设方面有诸多进展。“充分利用工业革命4.0成果、建设电子法院是越南法院近年来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研讨会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阮文游介绍,近年来,越南最高人民法院投入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法院工作的专业性、公开性和透明度,从而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
执行工作体系现代化
在构建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方面,中国法院不断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执行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查人找物难、信用惩戒难、财产变现难等执行领域难题的解决。
“我们建成网络查控系统,与公安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联网,在线查控被执行人的不动产、存款、股票等各类财产,有效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建成联合信用惩戒体系,通过网络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与国家发改委等60余家单位开展联合惩戒,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拍卖全程公开透明,成交率、溢价率成倍增长,流拍率、拍卖成本明显下降,有效破解财产变现难题。通过构建覆盖查人找物、查封冻结、失信惩戒、网络拍卖等执行工作的现代化执行信息体系,给执行工作带来历史性变革,让‘纸上权利’切实变成‘真金白银’。”杨万明说。
统计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国法院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网络司法拍卖成交超2万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621.4亿元。
未来,中国法院将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在信息时代的跨越发展。
提高法院审判公信力
“应用信息技术系统提高了越南法院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法院的专业性、公开性和透明度。”阮文游说。
“许多诉讼活动通过自动化或在线进行,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司法活动的社会成本。”阮文游介绍,越南法院人性化处理诉讼中的特殊情况,电子法庭允许当事人、证人和律师远程参加审判。
“这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有用,例如,儿童性虐待案的受害人可以参加在线诉讼,避免与被告人直接接触,保护个人生活隐私,避免儿童进一步受到心理伤害。”在阮文游看来,电子法院有力地支持审判进度、结果等诉讼活动的公开和透明,为人民监督诉讼过程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法院的公信力。
“电子法院的建设还旨在与国家各数字平台和国家数据库建立连接。这种连接使法院能够利用数据库更好地服务其工作;同时,共享法院系统的数据,开展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提高执行效能和国家治理能力。”阮文游表示,“越南最高人民法院希望得到经验的交流和分享,特别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资源、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以帮助越南在2025年早日完成电子法院的建设,到2030年,推进数字法院的建设。”
“我们愿意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同越南法院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完善互联网司法模式,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杨万明说。
“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精心指导下,广西法院愿与越南边界省份法院持续推进司法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司法协助,为切实保护中越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中越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高级法官、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卢上需说。
本报南宁6月30日电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