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收藏实为陷阱构成诈骗获刑罚金_湾区律师网

高价收藏实为陷阱构成诈骗获刑罚金

2023-06-25 10:58:37  浏览:1068  来源:光明网
  本报记者   王莹  本报通讯员 张久动 陈倩文  当拍卖公司说一件艺术品能值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时候,你是否会毫...

  本报记者   王莹

  本报通讯员 张久动 陈倩文

  当拍卖公司说一件艺术品能值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时候,你是否会毫不犹豫地支付鉴定费、服务费、海关费等费用?面对“高价”诱惑,当你一边憧憬拍卖成功,一边支付各种费用时,骗局可能已经把你套牢。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杨某依法提起公诉,最终被告人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2021年初,喜好收藏古玩字画的张先生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杨某。同年6月,杨某找到张先生,声称为其找到一名收购瓷板画的新加坡客户,对方就张先生的66件瓷板画藏品出价7500万元,还愿意支付1000万元订金,并保证交易未达成时张先生可获得定金的50%。面对既有“高价”又有保障的诱惑,张先生很快与杨某签订了瓷板画买卖代理合同。

  合同签订后,杨某以各种理由催促张先生交付瓷板画,并以履行合同需要支付海关费、报关费、运费等名义骗取张先生50万元的费用。之后,杨某又以跟买家谈价为由一直拖着,即不归还瓷板画,也不归还张先生先期支付的费用。

  据杨某供述,被他诈骗的人有几个共性:不具备鉴别收藏品价值的能力、不了解拍卖行业的规则、垂涎高价轻信他人……当有人呈现出类似特质,杨某便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桥段对“收藏品”的价值进行榨取。直到被民警抓获时,杨某还在“设局”。案至法院后,法官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对杨某作出如上判决。

  本案中,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被害人收藏品可“高价”卖出的事实,骗取多名被害人鉴定费、服务费、海关费等费用120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被以诈骗罪判处刑罚。

  检察官提醒,现如今,艺术品交易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艺术品投资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值得期待,广大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时刻保持高度的防范意识。

[ 责编:孙满桃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