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求职就业安全“防护网”_湾区律师网

织密求职就业安全“防护网”

2023-06-14 10:42:16  浏览:1125  来源:法治网
□ 法治时评□ 马树娟为帮助广大求职者有效识别骗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近日梳...

□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为帮助广大求职者有效识别骗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近日梳理汇总了求职招聘服务领域四类十个典型陷阱,并提供了相关典型案例和防范提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为促进就业创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也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媒体报道来看,在招聘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缺乏经验,或求职心切的心理,不时打出招聘的幌子设置骗局,如一些中介机构巧立名目向求职者收取各种费用,有的名为招聘实则为自己招生,有的则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跟求职者玩“套路贷”,还有不法分子布设传销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如此“招聘”行径,不仅不能帮求职者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反而会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触碰法律红线,亟须引起求职者的警惕。

事实证明,事先防范远胜于事后处理。此次三部门联合梳理汇总求职招聘领域典型陷阱,分析其主要特征及作案手法,并提供典型案例和防范提示,旨在给求职者提个醒,帮助求职者擦亮眼睛,认清招聘市场可能存在的暗坑,从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为虚假招聘信息所扰,不为招聘陷阱所惑。当然,相关部门在做好风险警示教育的同时,也要持续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对各种以招聘之名行诈骗之实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不让事关百姓生计的大事被不法分子算计。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只有多措并举,既加强前端预防,让求职者少踩坑,又强化后端打击治理,震慑不法分子不敢给求职者设局,才能织密求职就业安全“防护网”,为求职者通过职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良好保障,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