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万静 徐伟伦
5月26日,由北京市政府举办的首次“投资北京全球峰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全方位向全球宣传展示了北京发展的新优势、新机遇,打造北京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助力首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峰会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52个,向全球市场展现深度合作的诚意;出台10个招商引资“政策服务包”助力合作共赢。
集中发布优势项目
这次峰会以“投资北京、赢得未来”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推介、经验分享、全球发布、重大项目签约和产业推介等环节。
当天在活动现场举行了盛大的签约仪式,39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608.01亿元。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机遇,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更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北京是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和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城市之一,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强大发展动能,热忱欢迎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北京”相关活动。
此次峰会发布招商引资项目共152个,招商总额1434亿元,涉及企业融资、园区合作、楼宇合作、土地融资4大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科技服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精尖产业、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布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共124个,总投资1164.7亿元。
此外,在峰会上北京还公布了14家“全球合作伙伴”。2022年以来,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分两批选定了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银行、英中贸易协会等14家“投资北京全球合作伙伴”。这些全球合作伙伴均为各自行业的翘楚,在全球拥有广泛的联络服务渠道和国际工作经验,为北京在项目促进、招商推介、活动举办、服务企业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打包”出台支持政策
峰会最吸引各界广泛关注的是发布了10个招商引资“政策服务包”:“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包”“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政策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包”“总部经济政策包”“独角兽企业政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包”“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政策包”“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包”“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包”“科技服务业政策包”,为企业掌握和使用政策提供“明白纸”和“说明书”。
境内外投资者可通过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国际版的“招商引资支持政策服务包”专栏一站式了解北京市、区两级相关支持政策。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出招商引资支持政策服务包是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服务企业的新举措,目的在于解决内资企业反映的海量支持政策“找不到、找不准”以及外资企业反映的外籍高管“读不了、弄不懂”的痛点问题,便于境内外投资者快捷了解北京市、区两级政府在产业发展、资金奖励、用地保障、人才落户、企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记者了解到,此次峰会还发布了北京创新启动“扬帆·助企”计划,在市区两级出入境接待大厅开辟绿色通道,依托12367移民服务平台开辟企业咨询专线,量身定制出入境便利服务包,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口岸出入境便利,为企业中国籍员工商务往来港澳地区简化办理流程,为企业外籍员工办理商务、访问签证以及工作类居留许可提供便利,充分释放移民和出入境政策红利。
多方共话开放合作
峰会邀请包括各类企业、国内外投资促进贸易机构、国际组织等的代表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北京市各区的相关负责人共话开放合作等话题。
中国德国商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成员唐仕凯介绍,梅赛德斯在过去的20年里,见证、参与了北京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合资企业北京奔驰已经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他坚信,北京将继续成为更多外商来华投资的青睐之地。
京东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缪晓虹介绍,京东经过20年的发展,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6位,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位。京东的发展,首先要感谢中国稳定、开放和良好的政策及市场环境。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谢飞凯说,拜耳是最早扎根北京的跨国企业之一,北京市的改革开放力度和利好政策吸引了拜耳在北京落户。他对未来在北京和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厚植法治根基筑牢生态屏障
下一篇:站在人民立场上解好诉源治理方程式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