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本报记者 张国强
“随着某大型外资企业新工厂落地沈阳,急需大量外籍技术人员及境外高校外籍学生来新工厂工作和实习,但来不及办理相应入境签证。”
前不久,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了解到企业这一需求后,专题研究,因情施策,为企业急需外籍人员及时办理了签证,解决了困扰生产的难题,获得企业高度认可和感谢。
连日来,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全体民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主动站位全局,忠诚履行使命,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担当作为,全面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质效,助力打造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造办事方便服务环境
为进一步取得服务水平新突破,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推出一系列利企便民举措,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企业放心、让群众舒心。
“出入境证件申办容缺邮箱”就是亮点之一。针对部分申请人辅助证明材料不齐全、需要后续补充的情况,除特殊业务外,申请人可以在窗口受理后,将所需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该邮箱内,由出入境工作人员接收并帮助其补齐办理要件,确保申请人及时办理各类业务,真正实现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
“一证速办”工作模式也让广大企业、群众受益。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创新采用辽宁公安App填表、自助机采集信息、窗口核验、自助取证措施,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通过身份证件读取器提取申请人已在网上办证系统填写的申请信息,直接打印出纸质版申请表,最大限度优化精简办事流程。
近日,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有一批学生将在次年9月赴日本留学,需要提前办理好出国留学证件。
考虑到学生们课程任务重、距离窗口较远等情况,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浑南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携带办证设备到学校开展证件受理工作。当日,民警从12时连续工作至21时,顺利受理了175名在校学生的护照申请。
持续深化助企纾困解难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阳光雨露”。
实践中,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全力以赴为企业群众提供出入境办事的便利,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助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
设立专门“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对因洽谈、合作、签约、采购、设备维修等紧急商务活动急需出国出境的企业人员提供预约受理、专人陪同、全程帮办、压缩时限等服务,认真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否定备案、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一站式”解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加速跑”。
百盛餐饮有限公司高管汪先生便是受益者之一。
汪先生在辽宁开展商务活动期间,突然接到通知需赴境外参加紧急商务活动。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安排专人专窗为汪先生“一站式”快速受理,并协助他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出入境证件。
与汪先生不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享受的则是“跟踪、接力、保姆式”服务。
“走访座谈”“上门服务”……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近日最大限度满足该公司赴捷克建设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的需要,大受好评。
享受送“政”上门的,可不止该公司一家。目前,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已与多家有出境需求的企业建立长效联系机制,企业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提前预约,并进行材料预审,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同时,该局深入走访多家企业,宣传出入境政策,了解其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深入研究相关规定政策,为企业破解难题,实现服务“不打烊”。
转变模式激发基层活力
政务服务水平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工作中,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减法”和优化服务“加法”,完善出入境系统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精简办事流程,更好提升公安服务效能。
在简政放权方面,延伸服务触角,拓宽业务范围,除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窗口外,全市已开通13个区县受理点,方便群众就近办证,目前各项中国公民出入境办证业务都实现了全市窗口“就近办”。
如何让监督推进工作?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推行窗口服务“好差评”监督评价机制,窗口服务人员、服务设备均赋予二维码,群众在接受服务后自主扫描二维码评价服务质量。窗口服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征询”,实现“审批事项、服务渠道、评价对象”三个全覆盖。
“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进行评价、反映问题,既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体验。”在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窗口,刚刚办理完业务的市民张女士拿出手机扫了扫窗边的二维码,按下“满意键”。
此外,为规范窗口执法,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定期选派骨干民警深入全市13个分、县(市)局出入境大队受理窗口进行交流指导,由业务骨干对窗口民警一对一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持以调研摸底发现的问题和现实工作中客观存在的难题,以及广大基层民警期盼为导向,把脉定向,精准施策,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本领在一线增强、形象在一线提升。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造谣传谣“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4人被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通报,工作发现,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刚买“超前点播”,盗版剧就上线了 记者调查盗版影视资源肆虐现象
漫画/李晓军 调查动机 “热播剧播出即被盗版”“从商业剧到主题剧无一幸免”“盗版清晰度已与正版无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