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造是数字经济的灵魂,而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许多新挑战、新问题。为此,第五期“实务刑法论坛”以“数字经济时代著作权刑事保护司法实务”为主题针对目前司法实践中争议性较大的网络著作权犯罪刑法适用的实务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对有效治理数字经济时代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更好推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月20日,第五期实务刑法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市检察机关司法案例研究基地、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腾讯公司共同承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政治与法律》主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姚建龙,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康强,腾讯公司副总裁、阅文集团总裁侯晓楠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周加海对论坛作了学术总结。
论坛设主旨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员额法官张玲玲、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办公室副主任宋建立、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先后从侵犯网络著作权案件的司法实践、国际贸易协定中著作权刑事保护、网络著作权刑事司法保护等主题进行演讲。
论坛主题研讨围绕三个专题研讨展开,专题研讨一的主题是“外挂”“私服”刑事案件的司法实务问题,围绕“制售网络游戏外挂程序的罪名适用问题”“私自架设网络游戏服务器的罪名适用问题”的争议焦点,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处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喻海松等嘉宾围绕“外挂”“私服”的技术实质、刑事介入范围及罪名适用等各抒己见,笃思明辩、思维交锋。专题研讨二的主题是涉深度链接刑事案件的司法实务问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等嘉宾围绕“深度链接的性质认定问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作品、设置深度链接并上传至服务器的行为构成何罪”的焦点问题开展激烈讨论,观点碰撞,氛围热烈。专题研讨三的主题是侵犯著作权罪中的违法所得认定问题,围绕侵犯著作权罪中的违法所得认定应采用何种标准、司法实践中违法所得认定的难点问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黄祥青,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林维等嘉宾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研讨中凝聚思想共识。考虑主题研讨所涉问题技术性较强,本期论坛采取“技术引介+法律研讨”模式,邀请技术专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简要介绍,现场搭建黑产治理研究实验室,复现黑产技术方式,实现法律研讨与技术原理的交融互动,取得良好效果。
本期论坛彰显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大生命力,引发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来自各地公检法机关和高校科研机构的120余人现场参加论坛。65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在线观看论坛直播。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犯罪嫌疑人在影院盗录时被当场抓获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刚买“超前点播”,盗版剧就上线了 记者调查盗版影视资源肆虐现象
漫画/李晓军 调查动机 “热播剧播出即被盗版”“从商业剧到主题剧无一幸免”“盗版清晰度已与正版无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