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缴费、扫码点餐、开发票被要求关注公众号,引发消费者不满
一些商家强制“圈粉” 二维码成消费“拦路码”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出停车场交停车费需先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缴费流程;去餐馆就餐,商家让消费者先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买完东西或者就餐后要开发票,商家要求消费者必须关注公众号……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商家强制“圈粉”引发消费者不满,二维码成了消费“拦路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提高效率,一些停车场会建议车主关注公众号,绑定车牌,在手机上预先缴费。这种做法本是好意,在实际中也会给一些车主带来困扰。
“最近在一家商场出停车场时,我没有预先缴费,本来以为扫出口闸机的那个二维码就可以显示交多少钱,没想到要先关注公众号,输入车牌号才能缴费,很麻烦。”北京车主张先生说。
“吃个饭而已,为啥要我关注公众号。”4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殷女士告诉记者,上周末她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发现,餐馆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必须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
“没想到的是,等我吃完饭要开发票时,服务员说还要扫码关注另外一个公众号才能开发票,而这个公众号却是个营销号。”殷女士一方面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有的餐馆会默认勾选小料,所以“能不扫码就不扫码,能不关注公众号就不关注”。
西安消费者唐女士告诉记者,她最近在雁塔区一家餐馆就餐后要求开发票时发现,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那个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很低俗,我立马取消关注。”她说。
对于一些商家要求消费者扫码关注公众号的情况,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他指出,根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未经互联网用户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公众号。
“强制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如果商家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的风险。”陈音江说。
针对开发票需关注公众号的问题,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认为,开具发票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不得设置门槛。如果消费者不关注公众号,经营者就不开发票,可以向税务部门投诉。
李斌还指出,技术进步本应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大对餐厅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并非法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曝光和处罚力度,不能让扫码变扫兴。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造谣传谣“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4人被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通报,工作发现,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