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起典型案例起底“民族资产解冻项目”骗局_湾区律师网

5起典型案例起底“民族资产解冻项目”骗局

2023-04-12 12:34:02  浏览:1170  来源:法治网
□ 本报记者 董凡超2022年11月,广西河池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个冒充“中央领导同志”的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涉案金额60余万元。...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2022年11月,广西河池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个冒充“中央领导同志”的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涉案金额6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黄某飞利用一级代理人张某坚等人对所谓“民族资产解冻项目”深信不疑的特点,多次冒充“中央领导同志”,使用北京电话号码与其联系,谎称能解冻张某坚等人曾参与过诈骗案件的涉案冻结资金,但需要缴纳60万元的“办案经费”。张某坚因此号召其团队成员筹集资金60万元,并将钱款转入黄某飞提供的银行账号内,参与人员近万名,造成恶劣影响。目前,该案检察机关已依法提起公诉。

据了解,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往往打着“党中央”“国务院”或“国家部委”的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以设立“民族资产解冻”“政府养老扶贫”“慈善募捐活动”为诱饵,诱骗受害人缴纳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购买指定商品或投资入股,谎称在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完成后或到指定地点参加“资产解冻大会”即可给予投资人巨额回报,以此骗取钱财。此类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损害政府公信力,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稳定。

广西河池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是公安部今天公布的5起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典型案例中的一起,其他4起分别是:广西百色“天心玺”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广西百色郁某富团伙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河南驻马店“中安高新”诈骗案、湖南常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2022年10月,广西百色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从事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118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林某贤等人虚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使用境外手机号码联系一级代理人黄某萍,通过变声软件冒充老人,谎称自己是民族资产海外守库老人“李烈钧”,即将回国组织召开民族资产解冻大会,以高额回报为由,承诺有功人员只要着统一服装参加大会,就能领取30万元现金福利。随后林某贤指使黄某萍组织参与人员在淘宝特定网店下单订购印有“天心玺”标志的文化衫,赚取差价非法获利。截至案发,共有2.1万名群众参与该项目投资。目前,该案检察机关已依法提起公诉。

2022年11月,广西百色公安机关成功打掉郁某富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破获刑事案件20余起,涉案金额7000万元。经查,郁某富等人成立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募多名曾经参与过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人员,谎称海外民族资产即将解冻,只要在其指定渠道办理移动、联通、电信手机卡即可获得30万至60万元不等的“海外解冻款”,到指定的网店购买茶叶、保温杯、床上用品等商品可获得20万至168万元不等的现金福利,办理其指定的保险可获得3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民族资产解冻资金,诱骗参与人员购买,从中非法牟利,参与人员涉及全国20个省份的12万人。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2年4月,河南驻马店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2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经查,该团伙虚构“中安高新公司”项目,通过网络大肆宣传,谎称“中安高新公司”是由国家支持的高科技项目,面向全国招募合伙人,并称终身投资1680元即可享受合伙人待遇,获得公司股权,每月领取工资福利。待公司上市,股权可直接兑换上万元现金福利,并宣扬发展会员越多奖励越高,诱骗参与人员购买该公司股权实施诈骗,参与人员两万余名。目前,该案已经法院判决,幕后组织者郭某民、臧某开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1个月、5年3个月。

2022年4月,湖南常德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涉案金额40万元,扣押一大批用于作案的资料、文件、印章等物品。经查,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冒充国民党高官后代,谎称国民党撤离大陆时遗留有大额财产需进行资产解冻,许诺资产解冻后能获取高额回报,以缴纳保证金、跑关系需要花钱为由,诱骗参与人员缴纳会员费。为骗取受害人信任,徐某某等人常随身携带一只黑色皮箱,内装行骗需要的道具:印章、假钞、玉佩及伪造的手写委托书和文件,通过视频方式与受害人通联实施诈骗,已查证受骗群众1万余人。目前,该案检察机关已依法提起公诉。

本报北京4月11日讯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