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林楠特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之一,与此同时,网络消费纠纷案件数量也随之增多。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10件网络消费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在线旅游预订服务、二手商品交易等新业态引发的多个新型消费纠纷案例。
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在线旅游、餐饮平台、社交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和快捷便利的消费体验,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新业态也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高发地。以在线旅游预订服务为例,当前,退票退款遭拒、预订的酒店无法入住等问题不时困扰消费者。由于在线预订服务往往涉及中间商等多个环节,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厘清相关主体责任,无疑会加大消费者维权难度。
面对新业态带来的新型消费纠纷,如何厘清法律关系、如何举证、如何鉴定、如何赔偿不只是关系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还关系到新消费领域创新和规范发展,关系到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而这也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智慧和担当。
此次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进一步亮明了司法机关为消费者“撑腰”的鲜明态度,以个案裁判的方式明确提供酒店在线预订服务方应当履行协助退订等义务,明确以盈利为目的持续性销售二手商品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经营者责任等,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对类似案件的处理具有指导借鉴意义。通过司法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引领规范作用,也将有利于引导市场主体规范诚信经营。
网络消费涉及方方面面,解决相关消费纠纷更需要凝聚各方合力,从立法、司法、行政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对待老问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久久为功,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空间;面对新问题,要进一步发挥各方职能作用,与时俱进地找到“硬办法”,压紧压实各类经营主体责任,推动消费纠纷源头治理,严惩各类新型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让消费市场迸发出更强劲的活力。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上海老伯“捡拾”价值28万名牌包向失主索要5万?上海静安警方:系“摆拍”,全员被罚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 (记者李姝徵)近日,一则“上海老伯街头捡拾价值28万元名牌包后向失主索要5万元”的视频引发热议。8日,记者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