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人民日报3月5日评论员文章: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生连着民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能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补齐医疗卫生特别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短板。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同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快速发现和响应易返贫致贫人口,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就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进取、实干苦干,攻坚克难、奋跃而上,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建言资政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