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其实我一瓶酒都没给他代购,代购款都被我用来买奢侈品了。”这位在社交平台上自称是“海归”的时某,以代购洋酒为幌子诈骗老乡30余万元。1月4日,他被江苏省海安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2022年2月初,时某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广告,称自己是日本留学生,与大学同学组建了一支专业代购团队,有山崎18年、响21年等日本品牌威士忌待售。
同年2月底,家住海安的王先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该广告,酷爱收藏洋酒的他发现在实体店售价3000元的洋酒,找时某代购只需要1000元。面对如此大的差价,王先生动心了。在接下来的交流中,王先生发现两人是东北老乡,便更加信任时某了,于是提出购买一瓶响21年威士忌。时某谎称响21年威士忌已被预订,他不能“鸽”别人,仅能出售一瓶山崎18年威士忌,王先生被时某的“诚信”打动,当即转给时某1000元。但时某称他刚从日本回国,需待隔离结束才能发货,王先生信以为真。
之后,时某又表示其“代购团队”还有10名同学即将学成归国,如果王先生想让他同学帮忙购买洋酒,需要先付钱,以方便同学购买。王先生先后给时某和他的“同学们”转账30余万元用于订购洋酒,可是一直到5月都没收到货。
其间,时某一直称代购人员因为疫情防控滞留在上海无法将酒寄出。上海解封后,王先生一再催促时某发货,时某称“同学们”回到家乡又被隔离了。直到这一刻,王先生才如梦方醒,赶紧报了警。2022年7月,海安警方在厦门将时某抓获。同年12月,该案被移送至海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面对检察官的讯问,时某交代,他在2021年回国时,曾在日本成田机场免税店购买了3瓶洋酒,转手就赚了6000元。初尝甜头的他发现这是一条“生财之道”,于是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等待“鱼儿”上钩。而他并没有在日本的大学读过书,只是在日本的烧烤店打过工,自称“海归”只是为了打造“高级知识分子”人设,他手头没有洋酒,更没有所谓的代购渠道。至于对外宣称的“代购团队”“同学”,都是由他一人扮演,他通过伪造聊天记录、开设多个微信账号等方式骗取王先生钱财。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