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
政策也好、改革也罢,越到基层越容易遇到复杂的具体问题,而现实显然没有“一招鲜”的解决办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服务意识应当成为职能部门的共识与追求。
据2月2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2月23日,吉林长春市一名网友发视频称,家人为了证明“我奶奶是我姑姑的妈妈”,陷入了“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困境。该网友说,他的叔叔在当地派出所、政务服务中心等地来回奔波了20多天,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户籍系统无法查到二人户口交集轨迹,不能出具有关证明;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历史原因找不到档案,确实没有办法”。经媒体报道后,当地公安局督办此事,目前问题已解决。
前些年,有百姓办事被要求“证明已去世的亲人已去世”“证明爹是爹、娘是娘”,其中很多不必要的证明材料被称为“奇葩证明”。有关方面出台文件在各领域开展“减证便民”工作,被清理的不必要证明事项数以万计,治理工作深受好评。如今,“证明困境”又出现,难免让人产生“奇葩证明”有所抬头的感觉。
事实上,以往“逢事必证明”,往往是有关方面为了规避风险或转嫁责任,或者因信息数据相对封闭独立、某些规定政策不合理所致。在集中清理后,剩下的一些看似“奇葩”的证明要求,有一定的存在必要性。比如,涉及遗产继承、动用亲属银行账户及金融产品、亲属间享受某些福利政策等,提供必要的亲属证明可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财产安全,确保政策不被人钻空子。
然而,现实中,百姓办理必要的证明材料遭遇麻烦和困境,主要在于:一者,资料依据不足。各部门信息壁垒、数据割裂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有的资料因年限久远而灭失。二者,政策依据不足。不同地方和部门的政策并不统一,导致诸如甲地要乙地出证明而乙地早已取消了相关证明事项等现象,让办事百姓两头为难。此外,个别地方存在“放管服”改革未能深入、细化的问题,导致索要“奇葩证明”的现象仍未根绝。而有些部门工作方式僵化、服务意识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不论什么原因,遇到类似“证明困境”,相关部门不能用“历史原因”“客观原因”打发群众、让办事者陷入证明的“死循环”,不能总是“不曝光不解决”或“特事特办”,而理应多探索一些可行的办法。比如,采纳间接证明,或是其他亲属、社会关系、街坊邻居或居委会的“旁证”,或是办事群众其他档案资料信息、电子转账及聊天记录等“佐证”。说到底,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方式方法需要针对特定情形和问题,做出相应调整。
这也是“放管服”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政策也好、改革也罢,越到基层越容易遇到复杂的具体问题,而现实显然没有“一招鲜”的解决办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服务意识应当成为职能部门的共识与追求。
比如,最近火上热搜的“母亲去世31年,民警帮他‘修复’思念”的暖新闻,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浙江建德一名派出所民警在帮助办事群众办理其母亲的死亡证明时,发现系统无法查询到几十年前的资料,几经周折调取户籍库纸质档案才找到相关资料。民警同时翻拍了档案上的模糊照片并找人连夜修复,给这位办事群众找回母亲“唯一的照片”——这或许不是民警的分内事,但它足以宽慰一个儿子对母亲几十年的思亲之苦。此事令无数人动容。
在诸多民生领域,如跨区域的医保结算、公积金使用、社保衔接,以及亲属投靠落户等,难免存在一些棘手问题,或许也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但只要本着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减少、取消部分证明事项,到以“告知承诺”代替各项证明等创新模式,再到“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及“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繁等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缓解,这无疑都体现着服务的本质和温度——真正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一份证明、一张照片,事儿或许不大,但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更好地为百姓服务的问题上,我们永远在路上。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 责编:袁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上海老伯“捡拾”价值28万名牌包向失主索要5万?上海静安警方:系“摆拍”,全员被罚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 (记者李姝徵)近日,一则“上海老伯街头捡拾价值28万元名牌包后向失主索要5万元”的视频引发热议。8日,记者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