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海淀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执法更规范 办案更高效(法治头条)
本报记者 张天培 亓玉昆
2月1日,记者一早赶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土井东路的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刚到门口,便看到3名民警和1名辅警押送嫌疑人从警车上迅速下车。随行来到登记大厅,只见民警给嫌疑人戴上了专门定制的黑色智能手环,这个手环将记录监测嫌疑人的全部案件信息和在办案区的“一举一动”。
这里是全国首家“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今年1月被评为第六期全国“公安楷模”。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如今,中心的相关经验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全要素统筹 “一站式”办案
民警执法行为合法得当
入区登记、等候看管、审查带入、出区登记……刚进中心,两台入出区自助办理终端的屏幕正亮着。再往里走,多种先进的电子设备、紧凑规范的办案流程让人印象深刻。
“过去,民警在派出所办案要跑很多单位办理审批手续,费时费力。”海淀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管理中队民警李霄介绍,办案中心建立后,规范化、一体化、智能化的办案场所,“一站式”办案新模式,优化了的流水线式办案流程,将执法办案全要素统筹管理、各环节有效衔接,既确保了民警执法行为合法得当,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办案效率。
在海淀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专案指挥室,看管中队副中队长祁永涛正在查看一名嫌疑人的电子档案。自办案中心运行以来,他便一直负责嫌疑人随身财物、身体状态以及民警执法情况的实时监管,见证了办案中心的每一次升级蜕变。
“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嫌疑人的等候看管、安全检查、医疗体检、随身财物保管、信息查询、卷宗扫描、光盘刻录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高效分工、环环相扣的办案机制,让办案民警把精力集中到案件办理上来。”祁永涛说。
“民警抓获嫌疑人后,会第一时间来到办案中心开展下一步工作。在办案中心办案,不仅大大提升了民警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也有效保障了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海淀分局北太平庄派出所办案民警赵鹏宇介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坚持实战引领,引入法律援助、伤情鉴定、价格认定、法律文书邮寄、涉案人员随身财物寄递、涉案款银行网点代收代管、行政罚款自助缴纳等“一条龙”办理功能,为民警及时提供优质便捷的执法辅助服务。
在合成作战指挥室的监控大屏上,佩戴智能手环的嫌疑人进入办案中心任何一个区域,都会自动激活视频监控,并同步录音录像,办案民警的执法行为也时刻处在监督之下。不仅如此,智能手环及外接设备还可以实现对佩戴人员血压、心率的实时监测,并与驻办案中心医疗机构联动,确保对存在突发病情的人员及时救治,充分保障办案安全。
在办案中心,从进入办案区登记后的人身检查、审查嫌疑人到最终嫌疑人离开,全程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确保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据了解,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运行7年多来,实现了执法安全“零事故”。
轻重分离 简案快办
案件办理质效全面升级
看到远处驶来的车辆不停变道,正在执勤的海淀交通支队民警指挥该车辆停靠路边。经现场酒精呼气检测,司机王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随后,民警立即将其带至医院进行抽血检测,经鉴定,王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30.1毫克/100毫升。海淀交通支队报送分局法制支队审查后,确认此案符合48小时刑事速裁程序办理条件。
“你同意适用48小时刑事速裁程序吗?”民警询问。
“同意!”
伴随着速裁程序的启动,很快,这起涉嫌危险驾驶案在海淀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刑事速裁法庭进行。法官、检察官均在线上参与审判。从将犯罪嫌疑人王某传唤到案,至审判结束,仅用时32小时,且全部程序都在中心内完成。
“办案中心搭建简案快办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检法司机关的诉讼衔接,不断拓宽简案快办的适用范围,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最大化提升执法效能。”李霄介绍,这一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行,因为相应案件一般案情简单,嫌疑人认罪认罚自愿性强,在48小时内完成侦查取证、移送起诉、提起公诉、开庭审判等所有法律程序,既保障了涉案人员权益,又节省了诉讼资源和警力。
除了推出48小时刑事速裁,海淀分局着眼于“警种融合、司法结合、信息化创新”,持续深化运行“智慧案审”模式,确保案件办理质效全面升级。
“健全刑侦、治安、经侦、禁毒等专业警种同步上案、同步指导机制,有利于打破警种之间壁垒,形成办案合力。”李霄介绍,法制部门案审民警前置办案中心指导办案,办案中心合成作战指挥室积极响应案审民警的指令,最大化整合部门警种数据资源信息,健全完善常态保障机制,为基层高效案件侦办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大数据支撑。
不仅如此,根据民警的实际办案需求,办案中心还增设了全新的司法服务保障区,引入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并提供律师远程视频会见等服务,为民警办案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常态监督 排查隐患
依法依规办案成为自觉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不久,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驻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就成立了。二层办公室里的电子屏幕上,正在回放前一天的讯问录像,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许峰对办案中心前一天办理的案件进行巡查,重点查看嫌疑人基本信息、案件流转、人员出入办案区情况等,关注办案中涉及的每一个细节。
“派驻中心检察室主要承担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以及应公安机关请求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等职责。”许峰说,我们实行专人常驻机制,对这里的所有案件进行逐案审查和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后,根据情节轻重确定采取提示、检察建议等方式进行监督。
“依托派驻中心检察室,检察机关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线索来源,有利于从源头上规范侦查活动,也为后续审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许峰说。
李霄介绍,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邀请监督,体现了公安机关规范执法的自觉。公检双方还充分发挥派驻中心检察室的窗口、平台作用,强化协作配合,着力创新办案机制,共同提升刑事执法司法工作质效。
除了检察机关监督外,办案中心还优化智慧管理平台,强化智能装备升级,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健全常态化问题隐患排查机制,加强全区域全流程安全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办案活动,坚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任何不符合案件办理规范的行为,办案中心的信息化系统都会预警。中心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提示和监督,确保办案民警不逾越‘红线’。”祁永涛介绍。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是新时代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北京市公安局积极适应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新要求,在全国率先逐步构建形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机制’,并将其作为驱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的强大引擎,有效促进了首都法治公安建设的新发展、带动了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效能的新提升。”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华列兵表示。
■链接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案件破案率大幅提升、执法成本和负担大大降低,有效提升了执法办案效能,切实提高了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049个,建成率达99.3%。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秘方”致脸肿如馒头,“神医”辩称是“排毒” 记者调查网络“神医”乱象
漫画/李晓军 编者按 打开手机,养生“爆款”席卷屏幕,“神医”故事层出不穷,“网红医生”侃侃而谈……在信息洪流中,医疗科普本应...法治在线丨“物流信息”成“电诈入口” 收到这类短信千万别点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短信息需要特别警惕。因为你一旦相信了短信的内容,就很可能掉入骗子的圈套。今天我们就通过北京王先生的遭遇...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检察机关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强化欠薪治理 确保劳动者胜诉“纸上权益”及时兑现
本报记者 董凡超 治理欠薪,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积极参与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