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马树娟
近日,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江苏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两名被告需就违法放生承担对当地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等各类费用5.8万元。
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案件:徐某为给亲友祈福,从刘某处购买了2.5万斤的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投放到当地淡水湖中。相关部门耗时10天,仍有近5000斤未能打捞上岸。由于这种鱼类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会对本土鱼类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潜在损害,检察机关遂提起公益诉讼。
这起案件,可谓是外来入侵物种经由非法放生进入自然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受非法贸易、非法放生等因素影响,我国已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生物安全法和刚刚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均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刑法修正案(十一)也明确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我国法律在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方面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但从现实生活来看,一些人对于放生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不知晓,对于非法放生的法律后果也不甚清楚,致使非法放生频频发生,给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由检察机关依职权提起公益诉讼,不仅能对非法放生外来物种的行为产生更大的警示震慑效应,也能在更广范围内对公众起到法治宣传、警示教育作用。这起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的办理,即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公益诉讼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制度安排。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的作用,引导公众科学放生、文明放生、合法放生,既避免放生演变成“杀生”,也有力阻断外来物种入侵的通路,织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网,从而更好地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一批嫌犯被不起诉后均未再犯
下一篇: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进一步筑牢美丽中国建设法治根基 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取得重大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法典(草案))不久前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七部门印发意见助力农业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 本报记者 刘欣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