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王潇
“有些收购商总是‘打白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购苗之后,发现生长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怎么办?”……
2022年11月9日,山东省寿光市何家村菜农何守庆在自家黄瓜大棚里,不仅摘到了新鲜的黄瓜,还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村里的法治副书记、法律顾问都来到他的蔬菜大棚,帮他解答法律疑问,提供法律服务。
近年来,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寿光市,将法治乡村建设列入法治寿光建设总体布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乡村法治建设工作体系,推动乡村法治建设不断向高层次跨越。
“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将法治声音撒播到每一寸收获的土壤,才能让菜农‘有法可依’,推动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寿光市司法局局长张成俊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给大事小情装上“法治锁”
2023年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委向街道法治工作室申请对本村楼房翻新工程合同进行法律风险审查。法治工作室对合同认真审查后,对存在的漏洞和风险提出整改和法律意见,并通过与村委沟通对施工合同进行了细致修改,降低了合同存在的风险,有效避免了村委与承包方产生矛盾纠纷。
寿光市推动“法治审核”下沉,实施合法性审核三级全覆盖,在村居层面由镇街包片干部牵头,村党组织书记负总责,整合村居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力量,将经济合同、村规民约等纳入合法性审核范畴,前置风险防控措施,降低农村涉法问题发生率。2022年以来,寿光市司法局通过“法治审核”审核各类村务合同8235件、村规民约121件,为农村重大事项全程服务189件次。
在法治副书记驻村方面,寿光市司法局选派30名党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到法治需求集中的重点村兼任法治副书记,为村“两委”和群众提供综合法律服务。在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方面,选聘92名法律服务人员为968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通过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并配合镇街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寿光市司法局大力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使之成为法律法规讲解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为矛盾纠纷设置“终点站”
2021年11月21日,寿光市某渔船在避风收港时搁浅,工作人员李某在抢险中受伤,因赔偿事宜多次与船东田某协商未果,矛盾逐渐升级。11月30日,李某通过“无讼超市”小程序提交调解申请。20分钟后,羊口司法所进行了网上受理,并通过“集约化非诉讼纠纷办公平台”第一时间将该案指派到寿光市民事海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线下调解。1个小时后,李某和田某就赔偿事宜达成和解,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为推动非诉讼纠纷“一站处结”,寿光市选取人口密度大、村级事务多、法治需求集中的重点村先行建设“无讼超市”,依托农村便民服务场所或村委办公区域建设“无讼超市”服务大厅,开通人民调解、法律服务、警民联调等窗口,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理等系列制度,形成“集中受理—归口分流—分类解决—跟踪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式工作模式。
“群众进入‘无讼超市’后,由前台工作人员进行接待,对矛盾纠纷进行研判分析、精准引导、分类转办,及时导入最佳解决途径。”寿光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增和介绍说,在“无讼超市”后台,按照前台分流的指令和确定的完成时间,由司法局各科(室)站所、法律服务机构、相关调解组织等受理承办群众诉求,提供最佳解决方案,限时办结各类纠纷,办结后及时反馈给前台工作人员。
为了方便群众,“无讼超市”还开了“网店”。寿光市开发村级“无讼超市”信息化系统,打造网上法律服务中心,采取“线上申请+线下办理”运行模式,形成预约、办理、反馈完整工作链条,实现数据和服务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2022年,全市“无讼超市”共化解矛盾纠纷470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52%。
让法治文化圈“播种”信仰
寿光市坚持“文化铸魂、贴近习俗、生动直观”的理念,打造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产品,让群众不出两公里就能全面感受法治文化熏陶。
为打造法治文化风景线,寿光市司法局聚焦群众需求,将法治文化融入乡村公园、广场、长廊、绿地等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建设,村村建设法治书屋。目前,全市共建成法治广场、游园、法治一条街、法治宣传橱窗等1305处,形成了“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的法治文化圈。
如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治理念?寿光市司法局通过开展庄户剧团乡村法治行、举办乡村法治作品征集、法治文化书画展等形式,将法治元素融入本地文化,让法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人心。
在加强法治文化宣传的同时,寿光市还注重厚植德治底蕴,组建2000余人的乡村传统文化志愿讲师队伍,创办“美德讲堂”“家长学校”,开办美德“云讲堂”“空中课堂”,把传统文化送进千家万户。村村开展“敬老饺子宴”“生日宴”等活动,推动“户户亮家风”“家家定家训”,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目前,全市23.3万名注册志愿者踊跃投身平安创建、纠纷调解、群防群治实践,汇聚起基层治理力量。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保定“古城义警”筑牢平安防线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涉刑事案件一审宣判
中新网银川5月30日电 (记者杨迪)5月30日上午,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涉刑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