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2日讯 记者张晨 1月12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导、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承建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平台正式运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好、用好中国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平台,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周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贺信精神,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提升我国环境司法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平台,是人民法院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环境资源审判鲜明特色,必将有力提升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质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周强强调,要切实建好、用好中国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平台,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自觉融入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确保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平台大数据统计、分析、研判等功能,推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将平台建设成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载体。树立世界眼光,充分发挥平台国际交流、研究学习、宣传展示等功能,持续加强环境司法国际交流合作,分享中国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经验,将平台建设成讲好中国环境司法故事、促进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窗口。坚持需求导向,密切跟踪环境资源审判实践需要,持续抓好平台推广应用、优化升级,加强平台安全管理,切实提升环境资源案件办理质效和审判管理水平。
最高法党组成员、副院长沈亮主持,江苏高院院长夏道虎介绍中国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平台建设情况。最高法、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高级法院有关负责同志及干警代表参加会议。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进一步筑牢美丽中国建设法治根基 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取得重大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法典(草案))不久前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向社会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