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红旗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左忠红
一个人在办公室时,黄剑会反复研读近几天的接处警记录,列出一个个问题,然后到案发现场实地观察,走访群众,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黄剑是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所长。“他话不多,但善于思考问题,从群众口里找到了一个个破解治安防范难题的答案,为群众带来安宁。”管城分局政委陈卫星这样评价。
40岁的黄剑曾荣获“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是同事们公认的治安防范能手。
发动居民找问题想办法
西大街派出所辖区有商代王城遗址,老旧小区多、道路狭窄,私家车、电动车乱停乱放,盗窃案件一度频发,因停车难引发的邻里纠纷较多。黄剑带领社区民警走访社区干部、平安志愿者,“发动居民找问题想办法”。
“居民的事要动员居民来管。”被访居民的一句话令黄剑的思路豁然洞开。他积极争取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将44个楼院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治理水平,把“群众信得过、服务有能力”的党员推选为楼栋党小组长,推进居民自治组织建设,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打造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图为黄剑在巡逻时接受群众求助。
“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针对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黄剑借助管城区“一码解纠纷”矛盾化解平台,及时将涉及的矛盾纠纷报送至街道、社区,最大限度预防一般性矛盾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
“社区民警对社区情况最熟悉,必须真正融入社区。”黄剑制定详细走访计划,每天带领社区民辅警推行清单式走访模式,多倾听、多思考、多行动,做到日统计、周回顾,月总结,迅速和辖区居民打成一片,并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社区民辅警对矛盾纠纷的调处能力。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保证群众参与率,就能做到案结事了。”黄剑说。
合成研判小案换来大平安
“本周电动自行车被盗案比上周高?咱们找失主聊聊,分析研判一下原因,寻找好对策。”入冬以来,黄剑敏锐发现,电动自行车被盗警情偏高。
“请您谈谈电动自行车被盗前的情况。”面对黄剑的询问,一位失主说,“天气越来越冷,为了赶公交、地铁,把车子在车站附近一停就走了,没来得及上锁。”
“原来是失主防范意识差,车子随处一停人就走了,图省事,不法分子一看没锁骑着就跑。”黄剑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先是在公交站、地铁口附近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直接与派出所联网,实时进行监控。同时,在上班高峰期组织派出所民辅警、平安志愿者加大巡逻力度。
“弯腰下锁,确保电动车安全。”黄剑联系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制作防盗宣传条幅悬挂在高发案区域,还印制提醒上锁的防盗宣传卡片,和社区民辅警一起把卡片夹在没上锁的电动车上。看到有群众停车不落锁,他就上前提醒说:“停车一定要上锁啊,最好加装电瓶锁,这样就不会丢了。”
“不法分子作案后需要销赃,我们就重点加强二手市场、旧物回收等行业监督管理。”黄剑根据发案态势,带领民辅警定期开展对电动车修理铺等场所进行巡查,加大行业管控,查看二手回收商家底数与交易明细,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让不法分子销赃无门。
图为黄剑在研判案件。
前不久,市民李某报案称,其停放在某公交站的电动车被盗。黄剑带领民辅警通过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其在电动车二手市场准备拆卸零部件时被抓获。
“这些小案案值不大,却直接关系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需要一边防范一边打击。”黄剑说,盗窃案件侦破的关键点在于案发后与时间赛跑,先发制人,派出所秉持“案件既要能破,还要能快破”的理念,坚持内外联动,积极探索各类资源向侦查破案聚集的工作机制,确保每起案件都用足合成侦查手段,有效推动了小案侦破工作的开展。
案件串并打掉诈骗团伙
“这个小区的某公司可能涉嫌电信诈骗。”有一次,黄剑在翻看前一天的接处警信息时下了判断。“接处警信息是社会案事件变化的晴雨表,只要认真核查研判,就能发现问题。”他说。
黄剑先通过电话回访报案人,了解报警前后的情况,然后便装走访涉案公司的经营场所。为掌握确凿证据,他几乎每天都前往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小区或者居住的处所进行便衣侦查,固定前期侦查证据,为案件顺利侦破提供强力有的侦查基础和犯罪证据。在固定该团伙相关犯罪证据时,他通过走访相关软件管理技术人员,成功掌握了该团伙实施犯罪时的数据记录,一举打掉一个涉嫌诈骗的团伙。
“完整、有效、新鲜的警情数据,不仅能够全面反映辖区的社会治安动态,为打防管控提供数据保障,而且有利于规范民警执法执勤行为。”黄剑说,通过对接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掌握辖区警情的发案规律和特点,按照“多破案,不如少发案”理念,根据辖区流动人口多、治安要素复杂等特点,及时调整社会面巡逻防控举措,最大限度降低发案率。
“派出所守护的是一方平安,要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平安。”黄剑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买房被要求在近百页合同上逐页按指印 专家:民事活动强制按指印缺乏法律依据
漫画/高岳 调查动机 来自陕西西安的李先生近日来电反映“买房被要求按指印”的问题。李先生说,他在购房时被开发商要求逐页在合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