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欢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张祖华
深冬,湖北武汉。入夜后的地铁6号线唐家墩地铁站,依旧行人如织。临近退休的老周仍坚守在站厅里,疏导客流、寻找遗失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老周名叫周元林,是武汉市公安局轨道交通管理分局民警。
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武汉轨道交通线上,有2600余名像老周这样的轨道交通民警,用坚守护航市民出行路,全力守护“地下城”安宁。
数据显示,武汉市公安局轨道交通管理分局今年已护送乘客8.4亿人次平安出行,辖区刑事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5.2%,市民热线满意率达97%。
今年6月,武汉市民李女士报警称其在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出站时,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被扒。接到报警,轨交分局民警迅速展开侦查,经过39天连续追踪,成功抓获嫌疑人。
轨交分局坚持以打开路,纵深推进“雷火2022”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发生在地铁站台和车厢的各类违法犯罪。今年以来,辖区扒窃案件保持全破,扒窃发案率同比下降81%,骚扰乘客类警情同比下降36%。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的态势,轨交分局开展快查快打、集群作战和大案攻坚;依托日均300万客流优势,落实地铁电视、广播、提示单全覆盖宣传,不断提高群众识诈防骗能力。
今年以来,轨交分局电诈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46%,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15%。
确定乘客乘车点位、发布寻物信息、联动各站合力寻找……11月21日,在武汉地铁3号线体育中心站,轨交分局民警李超峰通过警企联动寻物机制,仅用15分钟就帮乘客孙先生找回落在车厢座椅上的手机。
据悉,针对地铁内群众遗失求助类警情较多的特点,轨交分局充分整合巡控警力、站务、安检员、保洁、志愿者等力量,依托警务平台、地铁站务工作群等建立起警企联动寻物机制,已为乘客找回失物80余件。
轨交分局还结合“找堵防2022”行动,采取联合检查、交叉互查、视频巡查、实地督查等形式,不断强化安检勤务的规范度,坚决防止违禁物品进站上车,筑牢轨道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轨交分局开展警企常态化联合检查1620次,发现整改安检隐患问题7977处,查获违禁物品25.7万件,全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零发生。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