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者·正青春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她,在开展禁毒宣传过程中,把自己的微信及电话号码都留给每一名帮教对象,多渠道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为他们解答疑问、提供政策咨询,用情用心让吸毒人员重获新生;
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禁毒工作,是将禁毒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光明使者”;
……
她就是李静,自2019年1月起,在贵州省龙里县冠山街道城南社区居委会负责禁毒工作。
多年以来,她认真向走访帮教对象及群众发放禁毒宣传资料,详细介绍如何抵御毒品侵害,包括认清毒品危害、警惕毒品陷阱等,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渐渐地,辖区的居民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性,提高了拒毒、防毒意识,并自觉抵制毒品。她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禁毒工作,踊跃举报涉毒线索,为推动社区禁毒工作的发展,促进平安建设出一份力。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张热情的笑脸、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次诚恳的交流”的“四个一”工作法让李静在接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及其家属时迅速进入角色。
“要满腔热情、平等待人,不要态度生硬;要耐心细致、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要灵活处理、注重实效,不要机械呆板。”在李静高高摞起的笔记本中,记载着她对禁毒工作的热爱。
“三要三不要”也在工作中帮助李静迅速消除了帮教对象的戒备心理,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最大限度的“暖其心”“育其人”“用其长”“安其身”,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重新修正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吸毒人员杨某平出所后,看着爷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以及年迈的奶奶将自己的女儿照顾得很好,心中五味杂陈,想要振作起来,承担家庭责任。但他的心里非常焦虑,担心社会不接受从戒毒所出来的自己,无法融入社会。
了解这一情况后,李静主动到杨某平家为其排忧解难,与他一起商量对策,综合分析其自身优势以及周围的资源,提出让他继续种植爷爷奶奶留下来的海花草田地,利用政府惠民政策,创建属于自己的海花草公司,承包30亩土地种植海花草,并将海花草出口到日本。
2022年上半年,杨某平不仅自身收入8万余元,还带动周边村民创收3万余元,在当地小有名气。
杨某平的爷爷拉住李静的手说:“太感谢你了,是你挽救了我们这个家。”
“他们能重拾信心面对生活,就是禁毒工作对我最好的馈赠。”李静这样说。
李静作为社区禁毒专干,以自身专业知识,带领着戒毒者脱毒康复,回归社会,用自己的坚韧与真诚,默默坚守在社区禁毒岗位上,托起帮教对象重生的希望。她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然而服务对象每一个细微的转变,在她眼里都是珍宝。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买房被要求在近百页合同上逐页按指印 专家:民事活动强制按指印缺乏法律依据
漫画/高岳 调查动机 来自陕西西安的李先生近日来电反映“买房被要求按指印”的问题。李先生说,他在购房时被开发商要求逐页在合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