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刘小川
2022年上半年,人民群众对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工作满意度高达99.16%,位居全省第一,这是六安市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两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后再次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六安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躬身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扎实做好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各项工作,更高水平的平安六安、法治六安建设正在以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呈现在大别山老区人民面前。
利剑出鞘保民安
平安是老区群众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实现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基本前提。
吴女士的电动自行车刚买不到半年时间就被盗了,尽管报了警,但感觉找回来的希望不大,就没再过问。没想到一周后,车子找到了。
原来,民辅警通过连续多天寻踪,最终找到吴女士被盗的电动自行车,并打掉一个盗窃电动自行车团伙。
群众利益无小事。六安公安从电动自行车被盗、手机失窃、车窗被砸等一桩桩小案入手,持续深化一线所队全警办案,组织开展“护民生、破小案”专项行动,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工作效能,全市侵财类案件破案率大幅提升,街面犯罪率持续下降。
六安公安机关坚持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身边的突出违法犯罪,打防并举,全力做到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针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涉黑恶犯罪,2019年以来,共摧毁黑恶组织1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00人,查扣冻结涉案资产6.21亿余元,扫黑除恶绩效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三。黑恶犯罪在红色老区得到根本遏制,六安营商环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据介绍,六安市连续9年命案全破,刑事立案总量、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实现多年连降,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每十万人命案发案率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规范执法护民利
在六安,只要公安机关受理了案件,案件当事人就会收到短信告知。短信中,办案民警、办案单位负责人、监督单位等姓名及电话一目了然。
这是六安公安机关为有效解决个别基层所队有案不受、有案不立、推诿扯皮等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从接处警、受立案执法源头抓起,坚决整治顽瘴痼疾,出台接处警“十要十不十牢记”等数十项工作机制,创新推出“六安公安受立案告知评价系统”。该系统具有线上受立案告知、短信评警、办案民警工作提醒等功能,畅通群众问询投诉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全力打造“阳光警务”。
六安公安机关还自主研发执法全流程大数据管控平台,建立法制大数据资源库,对案件办理实行全流程、全方位监督,执法问题风险及时推送办案民警,对问题出现情况、整改情况进行“日通报、月评比”,大大降低了执法风险。群众对受立案满意度同比提升14.8%,执法问题预警数同比下降65.1%,涉警信访投诉全线下降,公安复议诉讼发案量同比下降19.4%。
按照构建“市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心+实战警种、基层所队执法办案分中心”两级构架的部署要求,六安公安机关建成县级执法办案中心7个,市级执法办案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很快也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质效。
目前,六安市140个公安派出所分批次开展接警受案区、执法办案区和勤务指挥室、案件管理室、涉案财物管理室、警民联调室、档案室、装备室“两区六室”建设,通过对派出所硬件的整合改造,实现对接处警、受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处罚等执法环节以及执法过程中的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卷宗、场所等关键要素精细化监督和管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执法问题发生。
便民服务惠民生
“没想到,不仅办证更快了,还免费了。”张女士近日因为身份证丢失,来到六安市公安局智慧警局补办证件,没想到几分钟就办好了,“之前也办理过身份证,需要到派出所户籍室申请补办,来回跑麻烦又费时,现在智慧警局真方便。”
今年以来,六安市公安局全面推进“24小时智慧警局”建设,公安政务服务实现7×24小时“不打烊”,群众办理身份证、车驾管等相关业务将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过去办理缴纳交通罚款、申请补换驾驶证等业务,只能排着长队在窗口等待,现在越来越多的业务只需要在“智慧警局”动动手指,即可实现轻松自助办理。
六安地处大别山区,为破解山区群众办证难等问题,六安市公安局将驾驶证换领等16项高频交管业务,下放至农村派出所,实现派出所、车驾管业务有机融合,推进户籍业务、交通管理业务“一窗通办”,将“车管所”设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此外,六安的不少山区派出所还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推出“背包警务”工作模式,将证件办理、防范宣传、矛盾调处、信息采集等警务工作纳入“背包警务”中。
“平时村民最盼着‘背包警务’警察来,帮助大家办理户籍等业务,给我们讲讲哪些事能干、哪些不能干,譬如森林防火、非法狩猎等知识,让我们懂得多一些。”舒城县庐镇乡黄柏村村民袁良明说。
“智慧警局”“背包警务”“家门口的车管所”……这些只是六安公安聚焦“为民为企为项目”,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六安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聚焦群众和企业关切,坚持简化流程、减少环节,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46个,行政审批事项压缩15%,139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行政审批申请材料精简比例达60%,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74%。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免费学前教育时代即将来临 代表专家建言:认真落实学前教育法确保免费不降质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提高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与行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遇台风意外骨折亲属生病乃至去世都无法退票 专家建议:借鉴航空铁路退票机制破解演唱会退票难
本报记者 张守坤 本报见习记者 王宇翔 7月17日,一则“演唱会前夕亲人离世,平台拒退门票”的消息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任梦岩俞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商品遇到质量...商铺摄像头为何总自动转向港口 国安部曝光境外间谍最新窃密手段
从清晨醒来手机收到的一条天气提醒,到开启旅途的一份行程规划,到工作中依赖网络开展的业务往来,再到闲暇时畅游网络世界的娱乐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