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贵刚 摄
中新网郑州9月6日电 (杨大勇李贵刚)依法从严惩处、推进源头治理、强力追赃挽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河南省全省法院共受理养老诈骗刑事案件50件166人,其中诈骗案件34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10件。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养老之名诈骗老年人钱财的违法犯罪行为逐年增多,犯罪性质恶劣、侵害对象特殊、社会危害性大,给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精神痛苦,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之一。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郭保振介绍,本着严惩养老诈骗、用情守护“夕阳红”的初衷,河南全省法院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从严惩治各类养老诈骗犯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开展半年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全省法院共受理养老诈骗刑事案件50件166人,其中诈骗案件34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10件,集资诈骗案件2件,生产、销售假药案件1件,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件2件,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件。
截至9月2日,该省已审结一审案件27件103人,审结二审案件3件26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9人,重刑率18.4%,高于全部刑事案件的重刑率,一批犯罪分子受到依法从严惩处。全省法院准确把握专项行动的打击范围和重点,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把以“养老”为名,通过诈骗手段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全部纳入打击范围,突出打击六类重点养老诈骗犯罪。
在强力追赃挽损、切实维护老年人财产权益方面,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法院已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1300多万元,为受害老年人挽回大量经济损失,随着专项活动的推进,大量案件已经进入执行环节。
下一步,该省将以贯彻落实好全国法院专项行动第二次推进会的部署要求为契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让养老诈骗无可乘之机,为老年人筑起防骗坚固防线。
当日的发布会上,还公布了5大具体典型案例,均是河南省法院近期作出生效判决、诈骗手段非常典型的养老诈骗案件。典型案例通过揭露其诈骗“手法”“套路”,有助于老年人切实提高识骗防骗能力,从而最大限度挤压犯罪分子的“行骗空间”,营造“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社会氛围。(完)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刚买“超前点播”,盗版剧就上线了 记者调查盗版影视资源肆虐现象
漫画/李晓军 调查动机 “热播剧播出即被盗版”“从商业剧到主题剧无一幸免”“盗版清晰度已与正版无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