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行政英模礼赞
□ 本报记者 吴晓锋
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县城繁华街道的一栋居民楼里,3名工作人员、两间陈旧的办公室、3台电脑,是驻扎在这儿的汉葭司法所的全部,所长李绍灯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3个年头。
“我们‘业务宽’,我又是出了名的‘管得宽’,让你久等了。”李绍灯刚从疫情防控工作中抽出身来,对《法治日报》记者说道。
原来,李绍灯说的“业务宽”包括矛盾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十余项工作,全属于他的业务范畴;“管得宽”涵盖12个社区、8个村、15万人,都是他的服务对象。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们都要管。多帮群众解决一件难事,就会给社会多带来一份安宁”。
“出现矛盾纠纷要懂法”“你们当时是口头协议,但是你没有履行,那你就是反悔”……这是李绍灯调解汉葭街道居民孙某因建养牛场与附近房屋主人聂某产生纠纷时的场景。类似的场景太多,但说到感想,扎根基层十几年的他却只是说:“让群众怨气消了,舒心了,我们的调解工作就达到效果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是天大的事。”
矛盾调解是李绍灯工作中的“家常便饭”,“情、理、法”工作法更是早早内化于心。据悉,仅2021年一年,他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165件,主持化解重点难点矛盾纠纷65件,调解成功率100%。
“你们每次来看我,我既感到温暖又觉得惭愧,你们放心,我一定积极接受治疗,全力配合你们工作。”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对来走访慰问的李绍灯满是感激。
原来,李某因患病需每周定期到医院做3次透析,女儿也因病需长期服药,家里的经济来源仅靠妻子一人外出务工支撑,这让李某一度十分消沉。了解情况后,李绍灯和所里的工作人员当即为李某积极奔走,申报困难补助,定期到他家中慰问……慢慢地,李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新建成的汉葭街道法治文化街区是李绍灯的心头好,为他开展普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说:“每次有普法活动,我都能在街区里找到合适地点,结合场景与群众一起学法,让法治进万家。”
“我们平时要是有不懂的法律问题找他,他都能及时帮我们解决!”提起李绍灯,当地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热情浇灌和谐社会,汗水铸就金色奖牌。2021年10月,汉葭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12月,被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2022年6月,李绍灯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说我‘管得宽’,我只希望辖区‘百姓安’。”这是李绍灯最大的心声。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