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林楠特
前不久,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二十二部门印发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增加了买卖实验研究数据、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等7种科研失信行为,让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诚信是立身之本,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研人员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任。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研的投入大幅增加,科研产出也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个别人受浮躁心态影响,在利益驱动下,在科研活动中不时出现不端行为:有的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有的违反论文署名规范;还有的重复发表论文。就在最近,有媒体报道某医院通报了有医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相关处理情况。人们在为这家医院敢于自曝家丑点赞的同时,更感受到科研诚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研诚信问题,绝不只是个人的学风作风问题,还是法律问题。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了虚构、伪造科研成果,发布、传播虚假科研成果等行为,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等规范性文件都有对学术不端行为相关内容的规定。此次《规则》的印发,不仅进一步规范了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程序,而且统一了处理尺度,还扩大了科研失信行为的范围,这让之前一些难以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也无处罚依据的行为,有了明确的处理依据,加大了科研失信行为的违规成本。
科研诚信事关科技发展,也事关诚信社会建设。推进科研诚信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既要注重自律,也要重视他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力科研诚信建设,将教育、制度、监督和查处等多重手段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科研诚信是底线”的良好氛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买房被要求在近百页合同上逐页按指印 专家:民事活动强制按指印缺乏法律依据
漫画/高岳 调查动机 来自陕西西安的李先生近日来电反映“买房被要求按指印”的问题。李先生说,他在购房时被开发商要求逐页在合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