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 本报见习记者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任万虎
如何让群众感觉遇事有人管,更加平安舒心过日子?山东省德州市在“四级书记”抓治理中优化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在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和企业诉求中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在打造平安社会环境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我们创新社会治理、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平安环境的目的就是让群众过得舒心、安心,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德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小毛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党委领导提高治理实效
在德州市,市域社会治理是“四级书记”层层抓的重点工作。“书记抓”“抓书记”,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群众在强力落实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
市委书记主导,绘就“路线图”。德州市将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全市政治生态建设“一号工程”,制定创建“三年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分解创建任务254项,细化2022年任务清单564项,实行项目化、责任化管理。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权”机制,以考核促落实、提效能。
县委书记主业,种好“责任田”。建立县级干部组团帮包乡镇机制,成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队,与信访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事拉呱”,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建立区域品牌培育机制,每名县委书记每年确定一个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书记项目”,带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乡镇书记主责,强基“固根本”。实施乡镇赋权扩能工程,把落实乡镇(街道)“五项权力”嵌入部门绩效考核、重大项目决策、干部调整任用等相关流程,从执法部门抽调人员在乡镇(街道)常驻办公,做实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累计处理涉民生执法问题5万余件。探索乡镇底线工作机构整合试点,选取12个乡镇,整合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信访维稳等工作职能,组建安全发展办公室,全力守好安全底线。
社区书记主体,服务“无缝隙”。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在网格建立1480个“红色驿站”,推动便民服务事项下沉社区、网格,逐项细化工作指南、办事程序、服务流程,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健全落实“三个一”机制,即每天将网格巡查一遍,每月对网格内所有住户、企业走访一遍,每月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四级书记”抓治理,把党委领导贯彻到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提高了治理实效。今年以来,全市1.28万个网格帮助群众排忧解难4.5万余项,化解矛盾纠纷1.3万件。
聚各部门之力解群众难题
为解决群众诉求,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德州市建设“一网统管、一办到底”集成平台,对12345市民热线、信访窗口等22个群众诉求渠道进行链接整合、闭环落实,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精准建议。12345热线和各信访窗口等首接部门接到群众诉求后,按照“首接负责、接诉即办”原则,第一时间将诉求问题转交责任部门。责任部门能够自行解决的,明确具体承办人和办理时限,第一时间办理。需要跨部门解决的,首接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同时赋予首接部门问责建议权。对于复杂事项,通过联席会议提级办理,由专家顾问团队提供决策咨询,参与事件处置全过程。
“一网统管、一办到底”集成平台,聚各部门之力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夏津县为例,今年1月至8月,夏津县共通过“一网统管、一办到底”集成平台受理群众诉求64480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93%。“对于群众诉求,我们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让件件有回音。”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说。
如何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质法治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德州市由市委政法委书记牵头,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主题,确定各政法机关一把手创新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围绕实施“助企安商护航”工程等重点改革事项,制定方案强力推进。今年以来,针对中小企业“要账难”问题,市委政法委成立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协调办公室,集中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专项执行行动,偿还中小企业拖欠账款152.34万元。组建公益律师法律服务团24个,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了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去年以来,市公安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共走访企业6000余家次,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200余起。市人民检察院制定《实施“五必访”化解行政争议的意见》,化解涉企行政争议50余件。
给群众实实在在安全感
怎样打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让群众过上安稳日子?今年以来,德州市统筹推进打击、整治、防范等各项工作,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
德州市委、市政府将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法牵头、公安打击、部门协同、全员参战”工作模式,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地。紧紧抓住金融放贷、乡村治理、信息网络、自然资源等重点行业领域,结合群众举报、线索摸排、类案研判、数据分析,分地区、分行业精准施策、组织开展一系列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德州市共打掉涉恶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7起27人。
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方面,德州市组建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结合本系统职能,建立完善请示报告、信息报送、案件会商等工作机制,推动打击整治高效规范运行。组织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对重点领域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违法线索全面摸排,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今年以来,共侦破养老诈骗案件109起,打掉犯罪团伙1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10人,追缴涉案资金3200万余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造谣传谣“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4人被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通报,工作发现,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印发 二十四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
本报记者 刘欣 江河哺育生命、支撑发展、承载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江河保护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