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题: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引发强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持续引发强烈反响。
各界人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内外中华儿女应团结一致,同一切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企图阻挡祖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团结更多台胞深明大义、奉义而行
台盟中央发表声明表示,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不可阻挡。作为由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参政党,台盟将充分发挥亲情乡情直通基层、直达民众的优势,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揭露“台独”势力数典忘祖、分裂国家的罪恶行径,引导更多台湾同胞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壮大反“独”促统力量。
来自台湾台北的张立本是闽南师范大学的一位教师,已在大陆执教4年。在他看来,两岸同文同种,都是中国人,具备很多统一的基础和共识。张立本说:“和平和稳定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期望,希望更多岛内民众能更加清醒认识到,倚靠外部势力,台湾人民永远无法过上期待的安稳日子,台湾的民生福祉也得不到保障。”
“国家统一是大义所在,也势在必行。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大势和民族复兴历史进程所决定的,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说,尽管风云变幻,两岸民间冲破干扰阻挠,始终保持热络交流,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这表明,无论两岸同胞经历过多少坎坷挫折、经历过多长时间的对立隔绝,也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
新党青年委员会成员林明正注意到,白皮书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最有利于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择。林明正认为,这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告诉台湾人民,和平统一的大门没有关上,“希望广大台湾同胞读懂白皮书中蕴含的深义,奉义而行”。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之福,也是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之福,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新的基础。”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刘艺良呼吁广大台湾同胞全面深刻了解白皮书内容,尊重历史、认清形势,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共同谱写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篇。
“台独”是走不通的绝路
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给台海和平稳定带来极大威胁。白皮书多次明确点名揭批民进党,指其谋“独”行径危害台海和平稳定,破坏和平统一前景、挤压和平统一空间,是“必须清除的障碍”。许多受访人士表示,这是对民进党当局不要越过“红线”和“底线”的强有力警告。
“所谓‘台湾独立’,是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是分裂国家的严重罪行,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走不通的绝路。”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代表、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张雄表示,民进党当局搞“台独”分裂,只会将台湾推入灾难深渊,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表示,当前,民进党继续顽固勾连外部势力,逆势而动,必将受到历史严惩。白皮书系统揭批民进党当局种种恶劣行径和严重危害,相关表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外部势力干涉是推进中国统一进程的突出障碍。” 对于白皮书里的这句话,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代表、台盟海南省委会主委符之冠深表认同,感触尤深。
符之冠说,我们国家在探寻民族复兴强盛之道的过程中饱经苦难沧桑,深受外来势力干涉之苦,深知民族弱乱给个体和民族带来的分离之苦。外国势力从来没有想带给我们中国人好处,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正如白皮书所说,“挟洋谋独”没有出路,“以台制华”注定失败。祖国统一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台湾资深媒体人王丰表示,民进党当局不断进行“倚美谋独”的阴谋活动,但岛内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人对国家、民族的既有立场是不变的,对于两岸全体中国人民过和平繁荣稳定生活的信念也是无比强烈的。
武汉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吴志荣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共识,也是铁铮铮的历史事实。外部势力打“台湾牌”,是把台湾当作遏制中国发展进步、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棋子,牺牲的是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和光明前途,绝不是为了台湾同胞好。
“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应该更勇于发声,更加积极地把心里话说出来。我们是热爱祖国的,是希望和平的,是期望统一的。”吴志荣说,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终将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终会实现伟大复兴。(记者:陈舒、齐湘辉、刘刚、苏晓、喻珮、刘欢)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法治绘就杭州幸福底色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