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姜东良
□ 本报通讯员 张腾
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有个矛盾纠纷调解团队很出名,它就是“五老调解团”。其中,63岁的索恩印是县国税局退休干部,64岁的李殿志是乡镇退休干部,70岁的程允鹏和67岁的魏庆理是退休的村支部书记,57岁的杜冰昌是现任的村委会副主任。5人专业不同、各有所长,在事故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基层矛盾问题上调解经验十分丰富。去年以来,“五老调解团”处理矛盾纠纷案件200多件,95%以上调解成功。
近年来,嘉祥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有力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切实维护了全县平安和谐稳定。全县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
选优配强破“末梢困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继承赡养、土地确权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如化解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矛盾上行或激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嘉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辉说。
今年2月,一对夫妻来到纸坊镇法庭立案诉讼服务站起诉离婚。两人因过年的琐事发生争吵,伴随日常小问题一度激化,互不相让。纸坊镇法庭工作人员请来“巧媳妇调解团”秋霞大姐、马大姐等进行调解,她们听完夫妻俩叙述后,耐心细致地对双方进行开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夫妻俩态度缓和,各自反省,握手言和。
近年来,嘉祥县积极拓宽调解渠道,在济宁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按照各镇(街道)不少于3名的标准,从离任村(社区)干部、党员、退休教师、热心老人、新乡贤中,选聘一批懂乡音、知民意、有公信、精法律的专职人民调解员。
专职人民调解员发挥自身熟民情、懂法律、会调解等优势,不固定地点、不拘于程序、不局限形式,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涌现出老僧堂镇“五老调解团”、梁宝寺镇“三贤调解”、纸坊镇“巧媳妇调解团”、仲山镇“老兵调解团”等一批群众认可的品牌调解组织和个人。其中,卧龙山街道郭桂杰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陈福路等9人被评为山东省二级人民调解员。
规范管理促“提质增效”
嘉祥县将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任务,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考核机制,根据调解纠纷的数量、质量、难易程度、社会影响大小及调解的规范化程度落实以案定补。同时,定期加强业务培训,采取以会代训、岗位练兵、案例会商等多种形式,围绕“人民调解技巧及案例分析”等主题举办专职调解员培训班20余场次,参加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不断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实战技能。
“专职人民调解员不仅要调得了,还要调得好,通过安排调解员旁听法院庭审、推荐担任人民陪审员等形式,促使专职调解员从‘专职’到‘专家’的转变。”嘉祥县司法局局长袁庆东说。
在嘉祥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王正国正在处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从申请调解到完成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用时半天,不但为当事人减轻了诉累,也避免了矛盾上行。
为方便群众诉求,嘉祥县成立了 “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派驻6名专职调解员和4名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进驻,实施线上“网格+调解”、线下“接待+调解”,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同时,全县13个镇街全部设立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第一时间处置群众热线转交、政府转办、公安信访移交的矛盾隐患,免费提供调解服务。今年,济宁市交办的89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全县民转刑案件、群众性上访事件、民事诉讼案件等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三。
整合资源助“和谐共治”
近年来,嘉祥县全面整合司法行政资源,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为平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嘉祥县在县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嘉和”诉非联动中心,专门聘请79名专职调解员和5个调解组织参与调解,制定调解员工作规程,细化调解程序,并采用“以案定补”的方式调动驻院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509件,调解成功365件。
在济宁市率先建立规范的“访调、诉调、警调”三个对接机制,引导当事人通过非诉、非访等方式解决问题,设立人民调解信访工作室,建立“1个诉前调解中心和13个巡回调解室”协调配合模式,有效促进案件分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积极拓宽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渠道,成立涉医患、环保等9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做到专业纠纷专业化解。同时,针对村居(社区)矛盾纠纷特点,采取“和为贵”调解室与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建成黄岗社区“齐心调解室”、卧牛山社区“和为贵”等星级调解室,及时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群众有事微信群里找民警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