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岩红
海关总署近日披露,海关创新实施信用修复制度,为失信企业提供了纠错整改的制度化通道。通过广泛开展政策宣讲、“一对一”现场指导等方式,积极对符合修复条件的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重新树立企业经营信心。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491家失信企业成功“摘帽”。
据了解,海关实施认证提质、措施评估、失信治理、智慧信用、贸易便利、制度创新等六大工程,着力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海关监管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助力广大进出口企业诚信健康发展。
对于广大进出口企业而言,成为高级认证企业,不仅可享受海关各项便利化措施,更意味着公司管理水平和所属行业地位的提升、客户的认可和订单的增加。全国海关把强化信用培育,推进信用认证作为助力外贸保稳提质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解读会、“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实训基地培训、实地指导等“线上+线下”培育,面对面、心贴心,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引导企业提升自主管理意识和自我规范能力,助力企业通过认证。2022年上半年,全国海关向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信用培育2.4万家次,已有162家企业加入高级认证企业行列,占到高级认证企业总数的3.6%。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海关共与新加坡、欧盟等22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协议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居全球“双第一”。中国AEO企业对AEO互认国家或地区进出口额占到其进出口总额的约60%。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