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从“加强黄河文物资源调查”“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等角度,全面挖掘黄河文物价值。
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穿越时光,为黄河流域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色。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称,编制出台该文件旨在推动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那么,如何更好地让黄河文物“活”起来,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规划从多角度对推进黄河文物活化利用进行了部署。
规划分为八个章节,包括规划背景、总体思路、加强黄河文物资源调查、推进黄河文物全面研究、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组织实施保障。
其中,在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方面,规划着重强调了四点:一是构建黄河文物展示体系,形成重要展示节点、展示片区和展示带,构建黄河文化专题线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二是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途径,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水平,实施石窟寺展示陈列提质工程,创建黄河文化遗产主题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是提升黄河博物馆展陈水平。鼓励利用文物建筑建设专题性黄河文化博物馆,推出一批聚焦黄河文化核心价值和突出特征的专题展览,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作用,促进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联展、换展、巡展等活动,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加强黄河文物新媒体传播。依托“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打造线上黄河文化体验与呈现系统。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载体,构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黄河文物数字展示场景。
根据规划,我国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以黄河沿线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以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主体,适当兼顾黄河故道地区,全面开展黄河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厘清黄河文物的数量、类型、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状况。(文字:徐可 海报:刘晓磊)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新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杭州亚运会举办时间确认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研学途中孩子丢了领队都没察觉 记者调查研学市场火爆背后的监管盲区与安全陷阱
漫画/李晓军 持续多日的搜救之后,最坏的消息还是传来了:一名8岁的孤独症男孩在云南大理参加夏令营期间失联,被找到时已不幸遇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