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08—2017年全球环境技术专利热度分析报告》显示,受积极环境政策驱动,我国环境技术专利布局热度空前,已经成为环境技术专利大国。
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环境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8年的6349件上升至2017年的52245件,增长了7.23倍。
从全球看,中国环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据了这10年全球环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的44.08%,已经成为最积极布局环境技术领域的国家,领先排名第二的日本30多个百分点。
中国环境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环境技术专利申请量的比例逐年增加,2016年和2017年年度占比均超过70%,在环境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10年我国的院校/研究所在环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我国环境技术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高达28.12%,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7.76%。
我国院校/研究所申请专利占比高达28.12%,但有院校/研究所参与且出现权利转移/许可的专利申请数量仅占我国出现权利转移/许可的专利申请总数的17.02%,这表明我国院校/研究所在参与环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自分析报告的研究表明,我国是欧美日主要发达国家布局环境领域专利的重点区域之一。欧美日发达国家在我国布局的专利数量占各自专利布局总数量的比例均达8%以上。相比之下,我国96%以上的环境技术专利布局在国内,在国外布局还很欠缺,环境技术输出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燕中凯指出,我国环境技术专利表现为“一多一快三少”,即专利申请量多、增长速度快、转化少、核心专利少、国外布局少。
燕中凯建议,大力加强我国高校/研究所与企业的合作,激发院校/研究所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于有价值的核心技术,加强在国外主要市场的专利申请;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和高校/研究所设立专门知识产权部门,培养专业化人才,建立专利数据库,找准研发方向,跟踪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做好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工作。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 深圳专利律师 专利诉讼代理 专利侵权代理
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上海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2021年10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